基层是青年成长的“练兵场”,更是梦想绽放的“试验田”。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引导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的号召。8月中旬,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泥土芬芳”寻访队的其他成员前往江苏省连云港市、宿迁市,采取线下寻访和线上访谈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探访从师大走出的校友,找寻他们的岁月痕迹。
图 1为薛鸫校友的生活照。刘康杰供图
薛鸫,江苏师范大学1993级化学系函授班学生,现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中学任教,区级“名教师”。
图 2 周紫祥校友的生活照。梁定伟供图
周紫祥,中共党员,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21届本科毕业生,现于江苏省泗洪姜堰高级中学任教。
01|三十载教坛坚守,以爱与学习点亮师途
薛鸫校友是江苏省连云港海宁中学的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拥有30年的基层教龄。1993年,薛鸫进入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函授班深造。她回忆,当时虽为函授学习,但仍专注课程知识钻研与实验操作打磨,“每一个实验步骤、每一个化学原理,都学得很扎实”。前不久重返母校,她对母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倍感自豪:“作为师大人,看到学校的成就,心里特别骄傲。”
图 3为薛鸫校友接受采访照。管家杰供图
从业30余年,薛老师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老师将这种关系喻为“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老师时刻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乐意跟着老师求学。
另外,要学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并能够将其运用至实践中。学习他人的优点,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向他人学习弥补自己的缺点。一个教学功底深厚的教师,自然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学。
图 4为薛鸫校友工作获奖照片。刘康杰供图
针对在校大学生,薛鸫强调“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要学会在时代中学习、在时代中创新,把新知识用到生活和教育事业里。”同时,她提醒青年重视实践,“不要只学理论,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才能在基层教育岗位上站稳脚跟。”
02|青春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教育教学
周紫祥目前任教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姜堰高级中学,是一名返乡服务的高中数学教师,任教已有4年。周紫祥校友提及母校多项变化令其骄傲。他提到了云龙校区数学研究院新建的智华楼,说这为师生科研和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还强调数学学科获批博士点是“数学人”心中的一大跨越,这是学校学术实力的飞跃。他还聊到新宿舍楼和70周年校庆,感叹母校近年来办学条件和文化氛围都有质的提升。
图 5为寻访队成员对周紫祥采访照。白琳供图
被问及“大学阶段最重要的能力”时,校友周紫祥特别强调数学专业培养了自己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习惯无论在哪个岗位都适用。他强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大学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驱动,未来社会变化快,唯有持续成长才能应对挑战。他还提到沟通协作能力是职场必备,很多工作都需要团队配合,大学积累不仅是课本知识,更要注重软实力与适应能力的养成。
03|结语
国家倡导的“扎根基层、服务教育”的精神在几位校友身上充分体现:薛鸫的“长期坚守”、周紫祥的“返乡服务”,均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转化。今日,寻访他们的足迹,既是为定格奉献的力量,更愿让青年学子从榜样的奋斗中读懂“向下扎根”的意义,找准“向上生长”的方向。(梁定伟、刘康杰、白琳、管家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