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有效地帮助高中考生提前了解大学专业的相关信息,并为相关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北京科技大学举办2025年北京科技大学躬行专业科普体验营——冀察知行专业分营。该分营的开营仪式已于2025年7月24日在河北巨鹿中学圆满举行。
巨鹿县政协副主席、县委教工委主任兼教育局长朱强,河北巨鹿中学党委书记秦国卫、校长吴明明、副校长李玉涛,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赵小燕、辅导员王一,以及北京科技大学躬行专业科普实践团全体队员和2025年北京科技大学躬行专业科普体验营冀察知行专业分营全体学员,共同出席了本次专业科普体验营的开营仪式。
主持人王渤海在开营式上致辞中,表达了对北京科技大学冀察知行专业科普体验营的热烈欢迎以及合力将此次科普活动圆满举办的期望。他提出,希望营员们在了解专业情况的同时,感受北科特有文化和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刘志毅同学代表冀察知行专业分营发言,他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优势学科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概况。其中,他着重说明了文科生在北京科技大学这所偏理科类的学校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对这次活动的精彩内容做了简单的流程介绍与预告。他表示希望提供自己和伙伴这段时间的努力,可以让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们体验到法学与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专业的相关情况,走进北京科技大学这所培养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的七秩名校。
作为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家,赵小燕教授以一场“硬核又生动”的分享,为在场师生揭开了北京科技大学的深厚底蕴与创新锋芒。她首先以详实的数据与鲜活案例,系统梳理了学校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顶尖成就——从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从0到1”的突破性成果,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科研贡献,每一个案例都如同一把钥匙,将
“北科实力”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科技密码”。
谈及自身深耕的太赫兹量子传感技术,赵小燕教授的目光愈发明亮:“如果把传统传感技术比作肉眼观察,那太赫兹量子传感就像给我们装上了‘量子级显微镜’。”她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解释,这项技术能捕捉分子振动、磁场变化的细微痕迹,在医疗诊断中辅助早期病灶识别,在环境监测中追踪污染物迁移……寥寥数语,既揭开了前沿科技的神秘面纱,更让“科研探索无穷魅力”的种子,悄然埋入听众心田。
分享结束后,巨鹿中学副校长李玉涛走上讲台。他的话语温和而有力,首先向为夏令营筹备付出心血的师生致以肯定,随后将目光投向台下的同学们:“夏令营的意义,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会合作、学会探索。”他以“海绵”作喻,期待同学们“像海绵一样吸收养分”;又以“星星”寄情,盼望着“每个人都能绽放自己的光芒”。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对少年们的期许与祝福,现场响起的热烈掌声,正是对这份温暖最真挚的回应。
作为教师代表,张辞冰老师的发言充满了特有的温润与郑重。她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面孔,语气恳切地说道:“我校教师已做好万全准备——愿孩子们在与‘冀察知行’专业科普小队的交流中,既能读懂书本里的星辰大海,也能领略现实中法律的奥妙与科技的精妙。”她更以“盛夏已至,征程将启”为引,深情祝福道:“愿这段时光成为彼此成长中最珍贵的注脚。”最后,她面向实践团成员,用一句“欢迎躬行冀察知行专业科普实践团的到来!”将现场氛围推向温馨的高潮。
作为巨鹿中学新高三学生,徐灿阳上台时带着几分青涩,眼神里却跃动着期待。“其实站在这里我特别激动,”他的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雀跃,“早就听说哥哥姐姐们会带来
好多厉害的知识和有趣的体验,我每天都在数着日子等今天。”没有华丽辞藻,却将一份纯粹的向往说得滚烫。台下掌声如潮,正是对这份期待的温柔回应——青春的向往,本就该如此炽热。
仪式进入尾声,所有领导与嘉宾走上台,在全场注视下将手轻轻放在启动按钮上。“5,4,3,2,1——”随着倒计时结束,提示音清脆响起,背景屏幕瞬间绽放绚丽烟花动画,2025北京科技大学躬行专业科普夏令营-冀察知行专业科普实践营正式开营。从前沿科技的深度解读,到教育初心的真诚传递;从少年的期待雀跃,到多方共赴的成长之约——这个夏日的启动仪式,不仅是一次夏令营的开篇,更是一场关于“探索”与“成长”的双向奔赴。正如赵小燕教授所言:“科学的魅力,在于它永远为好奇者留门。”而此刻的巨鹿中学,正以最热烈的姿态,等待着少年们推开这扇门,去触摸更广阔的世界。
北京科技大学躬行冀察知行专业科普体验营组织青年大学生深入高中,展开法学专业科普体验教育,助力引导中学生提前了解专业情况,助力中学生成长成才。此外,通过专业知识的相关体验,以激发青少年对法学的浓厚兴趣,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伟大梦想。本次科普体验营设置了趣味科普讲座、专业科普体验课程、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热点问题讨论和志愿填报公益讲座等活动,通过学习专业科普课程、对话高校专家、动手体验探究等环节,进一步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