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6月21日至26日,会计学院“凝心铸魂学思党史国史实践队”赴湖北省武汉市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魏妮、潘静雯、鲁姗姗、刘思怡、李怡萱、王晶、廖欣然、陈鑫鑫、刘子源、熊灿等十名同学组成的实践队,通过红色教育、文艺展演、研学实践和主题宣讲等多种形式,沉浸式体验革命历史,深刻感悟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6月21日,实践队首站走进红色讲堂,聆听专家学者专题授课。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的革命实践”“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等主题,队员们系统学习了党在艰难岁月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辉煌历程,深刻理解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辅以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让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那段烽火连天、热血澎湃的岁月。讲座结束后,队员们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6月22日,实践队先后参观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和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开展实地研学。在八七会议会址,队员们仔细观看陈列的历史文物、图文资料,重温1927年那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决策,深刻体会“枪杆子里出政权”著名论断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在辛亥革命博物院,队员们通过大量实物、照片和场景复原,全面了解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对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驱“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肃然起敬。
6月23日,为深化学习效果,实践队特别策划了“我是红色讲解员”活动。队员们分组合作,精心准备讲解词,在参观现场录制了高质量的解说视频。镜头前,他们声情并茂地讲述历史事件、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将所学所悟转化为生动的语言,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让红色历史“活”了起来。这些视频将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成为面向更广大青年进行党史国史教育的生动素材。
6月24日,实践队注重以文艺形式活化红色文化。活动期间,队员们组织了红色经典诵读会,《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等脍炙人口的诗词在朗朗诵读中焕发新的活力;还排演了短小精悍的革命题材情景剧片段,通过角色扮演体验革命先辈的心路历程。此外,队员们还观摩了红色电影片段展映和书画展览,多维度、多感官地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和艺术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6月25日,知行合一是本次实践的重要目标。实践队在参观地主动开展志愿服务,协助场馆进行秩序引导,提醒游客文明参观,并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为部分游客提供简单的讲解服务。队员们还自发清理了场馆周边的环境卫生,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圣地的敬畏与守护。这些微小的志愿服务,体现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也将红色精神落实在了具体行动中。
6月26日,实践期间,团队定期召开“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团日分享会。队员们围绕每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畅谈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是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遍布城市的红色印记,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深刻的教材。通过几天的密集学习和体验,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纷纷表示要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矢志报国的强大动力,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结语:初心如磐启新程
会计学院赴武汉市凝心铸魂学思党史国史实践队“三下乡”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红色基因的传承永无止境。六天的实践,是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一场震撼的精神洗礼,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课。队员们用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心灵感悟光辉历史,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求真力行的精神风貌。
此次实践不仅巩固了队员们的党史国史知识,提升了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更通过新媒体等手段扩大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实践队产出的解说视频、实践报告和心得体会,将成为宝贵的资源,激励更多青年学子了解红色历史、传播红色文化、投身强国伟业。会计学院学子将继续高擎信仰之火,胸怀家国天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