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热暑正盛。7月14日至21日,一支来自重庆中医药学院名为"古韵医香"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重庆市綦江区,开展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中医药文化传承为主线,精心设计"一天一群体,一日一主题"的系列方案,并将古老的中医药智慧与綦江独特的版画艺术相融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传承之旅。

出发合影
精心筹备奠基础。7月14日,实践团队抵达綦江后立即召开工作会议,清点网购物资,周密部署后续活动安排。
童趣启蒙识中医。7月15日,团队首站走进杨家湾社区,面向儿童群体开展"名医故事会·童心绘中医"主题活动。宣讲员通过生动有趣的动漫课件,向孩子们讲述了扁鹊、华佗等历代名医的典故。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认识了中医药的发展历程。随后的"笔绘中医"环节,孩子们用五彩画笔描绘出自己理解的中医药世界。

在杨家湾社区,团队成员向孩子们讲述中医典故
急救知识护成长。7月16日,团队继续在杨家湾社区开展"大医精诚·急救护航"主题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向孩子们阐释"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引导他们理解医者仁心的重要性。在急救包扎环节,队员们演示了创伤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孩子们认真模仿,在互动中掌握了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

团队成员指导孩子们学习正确的海姆利克急救法
辨证防诈护银龄。7月17日,团队转战长生沟社区,面向老年群体开展"慧眼识骗·中医防诈"专题讲座。志愿者们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揭露常见的养生骗局,传授实用的防骗技巧。次日,团队在该社区开展"耳穴压豆·健康相随"义诊服务。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志愿者们为居民提供耳穴压豆体验,耐心讲解耳部穴位与身体脏腑的对应关系。随后,带队老师现场坐诊,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简单诊疗,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团队成员为社区居民提供耳穴压豆体验
版画中医妙融合。7月19日,团队前往綦江农民版画院学习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版画艺人指导下,队员们初步掌握了版画的基本雕刻技巧,并创新性地将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创作。次日,团队带着这幅独具特色的版画作品来到回龙湾社区,开展"版画传情·中医育人"主题活动。团队成员们向孩子们讲解版画和中医文化内涵,引导他们理解本地非遗文化与国粹医学交融的独特魅力。

团队在回龙湾社区开展讲解版画,笔绘中药活动
药食同源品香韵。7月20日,团队举办"药食同源·品味养生"体验工坊。团队成员们现场制作山药糕、菊花饮等药膳点心,邀请居民品尝并讲解其中的中医原理。居民们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亲身感受到了"药食同源"的中医养生智慧。
7月21日,团队举行总结会后圆满收官。此次实践活动创新性地将綦江版画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既展现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又弘扬了地方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团队用七天时间构建了一个从认知到实践、从传承到创新的完整传播链条,展现了当代青年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思维与责任担当。
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更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新路径。綦江版画与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结合,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中医药文化的多元化表达与广泛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跨界的文化融合实践,无疑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谭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