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东林学子萝北行:生态文明里的一堂思政大课

2025-08-31 20:07:14   来源:中华网

为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7月18日至21日,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边城灵韵”萝北文化实践调研团赴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开展为期四天的生态文化实践调研。团队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堂”“生态地标走访”“产业实效观察”等具体实践,沉浸式感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探索,深刻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逻辑。

7月19日上午,调研团首站走进中俄书法绘画展与油画展长廊。当艺术作品与周边绿水青山自然交融,这条露天展线成为团队成员的“移动思政教室”——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汉杰以实践为讲、以山水为课本,现场讲授了一堂“有风、有墨、有信仰”的行走思政课。

图1 团队成员认真听取周汉杰老师讲述生态文明思政课(孙义皓 供图)

课堂上,周汉杰结合萝北县县域旅游升级的具体路径展开讲解:当地如何拒绝“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模式,通过系统规划将“两山”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方案。他以唐诗宋词中的生态智慧为引,串联起“讲好中国生态故事”的时代命题,重点阐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核心要义——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哲学养分“体”,更要落实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具体行动中“用”。

图2 团队成员同周汉杰老师探讨生态文明理论(孙义皓 供图)

图3 团队成员与主讲教师周汉杰合影留念

在名山岛风景区,团队成员跟随景区管理人员沿生态步道实地查看:曾经因过度开发导致的岸线侵蚀区域,如今通过封山育林与植被修复已恢复自然风貌;游客码头严格执行“限流+垃圾分类”制度,水面漂浮物明显减少。“我们每天安排专人打捞河道垃圾,旺季还会增加巡逻频次。”工作人员介绍,景区三年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生态保护与旅游体验实现“双提升”。

龙江三峡区域是萝北县的生态屏障。调研团登上观景远眺,两岸森林茂密、江水清澈,未见工业设施痕迹。“这里属于黑龙江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我们实施了最严格的航线管控——游船数量、航行路线都经过环保评估,避免噪音与油污污染。”萝北县林业局驻点干部介绍,通过“封山育林+生态监测”组合措施,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种类较五年前增加了12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黑鹳等。

共青农场则是生态农业的代表案例。团队走进有机种植基地,看到大田里竖立着“绿色食品认证”标识牌,农户正操作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我们不用化肥农药,改用有机肥和生物防治技术,虽然亩产比普通农田低10%-15%,但价格高出3倍,还供不应求。”农场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目前农场有机作物种植面积达5000亩,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民年均增收2万元,“生态田”真正变成了“致富田”。

图4 团队成员前往名山岛风景区进行实践调研(金艺璇 供图)

结语:从观察到践行的青春担当

“原来‘两山’理念不是口号,是景区少建一栋楼换来的绿水青山,是农户少施一袋肥换来的真金白银。”调研团成员在结会上感慨。此次萝北之行,团队不仅通过“移动课堂”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理解,更通过实地走访见证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良循环——从书画展长廊里的文化浸润,到生态地标中的具体实践,再到产业振兴中的民生温度,每一步都是基层践行生态文明的生动注脚。

正如团队成员所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带到田野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实际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金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