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同行社会实践团赴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展开救助服务实践活动
2025年8月30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温暖同行社会实践团赴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开展救助服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协助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展开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宣传、数字化归档、抗洪防汛等系列社会救助工作。
抵达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后,在邓介峰站长的讲解下,团队成员充分了解了救助管理站的主要职能,在救助管理站你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迅速明确分工,开展服务救助相关实践工作。
负责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团队成员协助工作人员开展了“护童星·友好行”公益参观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知识,也增强了家长的防范意识。
此次活动,由淄博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张店区妇联共同举办。在活动准备阶段,团队成员发挥师范专业优势,精心制作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主题的PPT,让讲解更加生动有趣。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与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一同前往服务大厅与当地妇联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并对到来的家长和学生表示热烈欢迎。邓介峰为学生和家长讲解了救助管理站的主要职能以及学生暑期安全的基本注意事项。随后,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学生和家长来到会议室,参与本次主题讲解。经过此次宣讲,孩子们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家长的预防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负责协助办公室工作的团队成员根据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要求,分工合作,对2022至2024年的救助工作档案进行归档,团队成员首先按照救助时间、救助类型进行分类组合,细致进行编目、装订。随后,团队成员利用AI等数字化手段对档案进行数字归档,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为后续推进救助工作精准化、全面化创造了条件。通过本次归档工作,团队成员对于信息化背景下实施精准救助的难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刻认识到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民生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切身体会到“精准救助”绝非口号。
此外,夏季正值汛期。在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到了救助管理站的防洪防汛演练工作之中。在对抗洪防汛知识进行了相关调研之后,结合救助管理站的实际情况,团队成员首先对易积水区域的杂物进行清理,确保防汛沙袋能够有效堆放。接着,用麻袋进行装沙,装沙后牢固封口。最后,团队成员将封口完好的防汛沙袋搬运到易积水区域并摆放整齐,避免倾倒。通过本次工作,团队成员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防汛常识与技能,对于救助服务过程中的人员保护、灾害预防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本次社会救助实践,不仅提升了团队的救助工作素养,让团队成员切身体会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救助工作存档归档、自然灾害防护等方面的救助内容,更体现了团队成员在社会救助服务工作中的青春担当。未来,温暖同行社会实践团将继续增强自身工作服务能力,立足淄博市的社会救助工作,持续开展更多公益活动,让更多社会救助服务需求被看见,让更多困难群众的问题得以解决。
尹孟磊 王孟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