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计算机与数学学院“数智红声”社会实践团赴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30 19:29:24   来源:财讯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青春之火,赓续荣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历史节点,计算机与数学学院组建“数智红声”社会实践团,成功申报并入选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办的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8月11日至19日,学院团委书记李慧、学生党支部书记董小涌带领12名学员,踏上红色热土——井冈山开展为期9天的实践学习。

沉浸式教学筑牢信仰之基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是一堂深刻的理论课程,学员们深入学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艰苦创建到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深刻领会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

“致敬·传承—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教学中,卢继兵、张旅天动情讲述父辈的奋斗故事,以革命先辈的信仰与担当激励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夜幕下的国防教育和卫国戍边宣讲,进一步点燃青年的报国热情,“强国有我”的信念在心中深深扎根。

体验式教学感悟奋斗历程

在“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中,学员们沉浸式体验“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场景,深切体会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大意义。

编草鞋的动手实践中,当指尖在稻草间穿梭,同学们联想当年红军就是用这样的一双双粗糙的鞋子,丈量过两万五千里的山河,顷刻间读懂了磨砺和坚韧的分量。

红色足迹追寻初心使命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学员们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敬献花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并重温入团誓词;走过大井朱毛旧居、茅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八角楼,简陋的陈设诉说着革命领袖艰苦奋斗的作风;小井红军医院里斑驳的墙壁铭记着红军将士坚韧不拔的意志。

黄洋界的炮声似乎犹在耳畔,井冈山的精神已烙于心间。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行走在急行军前进的崎岖山路中,学员们用脚步丈量信仰的高度,用身躯感受历史的重量,用动手做红军餐、干农活、访民情的实践,体验军民鱼水情,感受老区新变化。

在自主调研期间,实践团前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等多地学习调研。回顾1928年革命先辈在极端艰苦条件下铸造“工”字银元的创举,这不仅是中国红色金融的萌芽,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以金融实践维护经济自主、践行为民初心的生动见证。这种在战火中扎根、于封锁中开拓的精神,与学校始终坚持“以金融为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传统高度契合,师生共同喊出“以诚为金,礼融天下”的校训,用红色火种燃擎金融使命,励志以金融力量服务人民需要。

电商赋能见证老区新貌

自主调研中,实践团还前往井冈山直播经济总部大楼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数字技术为革命老区带来的崭新变化,更激励青年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校地联动共育时代新人

8月16日,实践团与鞍山市道德模范、辽宁科技大学“暖风”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曲文泉教授带领的“暖风”郭明义爱心团队携手,共同走进柏露村,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与当地干部群众共话校地合作,探讨乡村振兴新路径;召开主题班会,促进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亲切交流;为当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建立长效联系机制,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带队教师李慧做题为《奋力书写“青春与信仰”的答卷》主题宣讲,勉励青年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实践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于子祺同学分享近年在志愿服务中的成长经历,诠释青春力量。

随后,在柏露村村民老红军、老苏区干部江昭明之孙江传亮的细致讲解中,实践团参观柏露革命历史展览馆、走康远桥、访柏露会议旧址,并在其家中看到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聆听红色故事和革命家史,深刻感悟革命的艰辛与伟大,体会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的深刻意义。

深入调研体悟时代担当

走进村民家中,探寻不能磨灭的红色记忆;漫步乡间小道,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和时代变迁。实践团始终紧扣“数智”与“红声”相结合的特色,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真实数据,积极探索数智时代背景下,以人工智能赋能井冈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模式。同时,学员们精心准备,在本次实践学习沿途,持续录制“我在井冈山讲红色故事”系列微团课,积极做传递红色文化的践行者。

青山巍巍,红旗猎猎,这场行走的思政大课,是精神的淬炼,更是对初心的叩问。那不曾熄灭的井冈星火,砥砺当代青年,以传承红色基因的青春志向,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中,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