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油罐车罐体挂油导致油品损耗、清洗困难及运输时保温能耗较高的问题,7月20到8月10,山东大学“锁温降耗,减挂焕新”使者团于深圳市盐田区开展了走访调研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将研发的疏油保温罐体方案与实践结合,完善方案不足,助力方案早日落地。
活动前期,团队明确目标,致力于解决油罐车罐体挂油导致的油品损耗、清洗困难及运输时保温能耗较高等问题,并计划通过走进相关企业,与专业人员交流、观摩油罐车等方式推进实践。
活动期间,团队走进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的交通运输和公路油品运输物资公司。下午两点,团队成员抵达中铁物流大厦,受到深圳市鹏中鹏供应链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冯先生的招待,并进入会议厅,与交通局相关人员及财务部领导就油罐车具体情况展开探讨。

交流中,团队了解到油罐车主要运输柴油,日均运 3-4 趟,使用率六到七成;罐体材料多样,汽油多用锂制,柴油则以铁制为主。碳钢、不锈钢、6 系高强度铝合金各有优劣,团队推广的 6 系铝合金加内壁激光抛光技术及试点的 HDPE 内衬技术可降低挂壁率,虽 HDPE 初期成本会增加15% ,但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显著。在保温技术上,传统聚氨酯保温层能耗高,团队研发的多层真空复合保温技术能耗可以降低 40%,除此之外还建议推广特定结构保温层,可延长保温时长、节电,梯度密度填充工艺能解决局部散热问题。不同动力类型油罐车各有特点,团队据此给出推广建议,并希望政府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推动氢燃料电池油罐车示范运营。团队还进一步向他们介绍了本队对于提高挂壁率、提升油罐保温效能的相关研究方案,鹏中鹏方面友好地接受了本队的建议,并提出了未来应用可能性。

之后,冯总监带领团队在公司旁加油站观摩并拍摄卸油后的油罐车,因天气原因,卸油过程拍摄改期。几天后早上7点,团队准时到指定加油站观摩拍摄油罐车卸油过程,发现了油品倒出时较粘稠的问题,进一步证实了团队设计方案的理论可行性。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对油罐车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目前方案的不足,确定了改进方向,为完善疏油保温罐体方案奠定了实践基础。未来,团队研究将兼顾效率与安全,争取早日完善方案,投入实际生产当中,为生产实践注入新的活力。(文/王昊文,陶润森;图/段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