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街巷穿梭不息的车流中,外卖骑手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群体,其社保权益保障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骑手群体的社保“断层”问题逐渐凸显,而云南大学“新业态社保调研先锋队”正在进行一项骑手社保权益落实专项调研,期望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来自实践一线的实践参考。
自2024年6月至2025年8月,此调研团队深入昆明市外卖行业,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数据核验等方式,系统梳理骑手社保现状、痛点与破局路径,切实探究这项关乎3.2万昆明骑手(2025年昆明市外卖行业调研数据)切身利益的保障工作。
调研期间,团队先后多次走进昆明市区的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外卖平台站点,走访专职骑手、众包骑手、兼职骑手等不同群体,同时与云南省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平台站点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全方位掌握骑手社保权益落实的真实图景。
早在2024年8月,调研团队便聚焦骑手社保“认知与参保”核心问题,与首批15名访谈对象(含6名专职骑手、5名众包骑手、4名兼职骑手)展开对话。在昆明某美团站点,一位28岁的专职骑手坦言:“每天收入里扣3块钱意外险,以为这就是社保了,直到调研团队解释,才知道工伤保险、养老保险这些才是长远保障。”这样的认知偏差并非个例——团队发现,超90%的骑手将意外险等同于社保,40岁以上骑手虽关注养老需求,却因“缴费压力大”“平台无动静”放弃主动争取;而京东全职骑手因明确缴纳五险一金,成为受访者中对社保满意度最高的群体,这种平台间的保障差异,让团队更清晰地看到权益落实的不均衡性。
与此同时,团队还实地探访云南省人社部门,了解政策推进难点。工作人员透露,当前骑手社保参保率缺乏精准数据,骑手基数难以统计,参保率核算更是无从谈起。这一现实困境,也让团队意识到,社保权益落实不仅需要骑手认知提升,更需打破体制性统计障碍。
2025年6月,调研团队再次聚焦“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核查社保政策传达与试点推进情况。通过查阅研究了大量政策文件并补充访谈20余名骑手,项目团队发现,尽管2025年多地已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但昆明尚未纳入,美团“专送骑手五险一金”政策仅在3个地区试点,多数骑手仍处于“仅靠意外险兜底”的状态;此外,社保转移流程虽已通过全国统一平台简化,但超60%的骑手表示“不知道怎么操作”,政策传达的“堵点”依然存在。
为期一年的追踪调研,让团队深刻认识到:骑手社保权益落实,既需要打破“劳动关系认定难”“参保数据模糊”的制度壁垒,也离不开平台责任的强化与骑手认知的提升。如今,随着2026年全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通知》)的政策信号释放,昆明骑手有望纳入更全面的保障体系。这份来自一线的调研成果,不仅为地方政府制定骑手社保政策提供了详实参考,更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全国性探索注入了来自基层实践的鲜活力量。
(供稿:张春蝶、王欣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