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聚焦县域富民产业:川农学子赴凉山小金县调研,探寻金融助农实践路径

2025-08-29 13:29:43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聚焦县域富民产业:川农学子赴凉山小金县调研,探寻金融助农实践路径

作者:周登

为深入理解政策在基层的实践成效,近日,一支川农经院调研团队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小金县,以县域涉农金融服务为切入点,走进四川农商银行小金支行开展深度访谈,通过与银行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挖掘当地金融支持 “三农”、助力产业发展的具体做法,为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提供青春观察。

谈及当前小金县涉农贷款情况,支行工作人员给出了清晰数据:截至目前,涉农贷款存量达 7838.68 万元,同比下降 14.4 个百分点。“这个下降不是坏事,” 工作人员主动释疑,“主要是之前几笔金额较大的涉农企业贷款按期还款,属于正常信贷循环,反而说明咱们县涉农企业经营状况稳定,还款能力有保障,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更强。” 这番解释让调研团队对当地涉农金融生态有了更客观的认知。

在满足 “三农” 融资需求的产品供给上,支行的布局紧扣县域发展实际。据介绍,目前重点推出的乡村振兴贷、扶贫贷款、小额农贷三大产品,已形成覆盖不同群体、不同场景的服务体系:乡村振兴贷瞄准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升级等县域发展重点;扶贫贷款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小额农贷则为农户养殖、种植、民宿经营等日常生产提供 “小额快贷” 支持。“小额农贷目前没有新增创新品类,是因为现有产品已经能满足大多数农户的小额资金需求,后续会根据产业变化再调整。” 工作人员补充道。

数字金融的普及,正让乡村地区的贷款服务变得更便捷。访谈中,“手机银行” 成为高频词 —— 如今小金县的农户,无论是想扩建民宿、采购牛羊种苗,还是需要资金周转,都能通过手机提交贷款申请,线下完成必要手续后,放款全程线上操作。“以前农户要跑好几趟银行,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办,节省了不少时间成本,也让我们的服务能更快触达偏远乡村。” 工作人员的话,道出了数字金融对县域金融服务的 “提质增效” 作用。

而要让金融放心服务 “三农”,风险保障机制必不可少。小金县的做法是 “多方合力”:政府牵头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推出 “银政企” 三方协作模式,银行负责精准放贷,政府提供风险兜底和政策引导,企业、农户规范用款,三者形成闭环,既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也让更多资金敢投、愿投到县域富民产业中。

此外,财政与金融的 “信息互通” 也为服务精准性加分。工作人员透露,支行会定期向县财政局报送涉农贷款的存量、投向等数据,财政局则及时反馈财政补贴、产业规划等政策信息,“双方信息同步,我们就能更清楚哪些产业需要重点支持,哪些农户需要精准帮扶,让金融服务跟得上县域发展的节奏。”

此次调研,不仅让学子们走出校园看到了政策落地的鲜活案例,更通过一线访谈梳理出小金县金融助农的 “产品 + 服务 + 保障” 模式。调研团队表示,后续将把访谈所得整理成详实报告,提炼可借鉴的经验,为更多县域探索 “财政 + 金融” 协同赋能富民产业提供参考,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