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 “美丽江苏”建设战略部署,落实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 “手绘乡村・青春行动”号召,8 月 21 日至 23 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子组队赴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南港村,开展为期 3 天的墙绘志愿服务,以艺术力量为乡村增色,助力廉洁乡村振兴。
图为孙书记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墙绘
深挖村情:“长江元素” 融设计 廉洁主题显特色
此次墙绘并非简单图案复刻,而是深度结合乡村特质的艺术创新。据本次项目负责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3 级美普班杨姝婷介绍,创作前团队先后走访南港村村委会、老党员家庭及田间地头,全面调研村庄历史沿革、人文故事、地理特征与发展需求。调研中,“毗邻长江” 的地缘优势成为核心灵感,经多轮头脑风暴与方案打磨,团队最终将所有墙绘外轮廓设计为连绵波浪形态,让 “长江之水” 以艺术形式蜿蜒于乡村白墙之上。
在“长江波浪”框架下,象征清廉的“莲花”、代表丰收的 “稻穗”、寓意安居的 “民居” 等元素,被有机串联成视觉叙事长卷。“我们村的长江,跑到墙上来了!” 村民初见初稿时的惊喜感叹,成为对设计的最佳认可。这种 “地方特色 + 廉洁文化 + 乡村振兴” 的融合创作模式,让宣传脱离生硬说教,转化为村民熟悉的家乡风景,实现 “见画知村、见景悟理” 的传播效果。
迎战考验:高温暴雨皆不惧 青春担当护创作
八月的张家港暑气蒸腾,室外最高气温频繁逼近 40℃,给户外墙绘带来严峻 “烤” 验。面对高温,团队灵活调整作息:清晨五点抵达现场,趁凉爽时段勾勒线条、填充色彩;正午高温时返回临时工作站,细化方案、修补工具;傍晚再回到墙面,赶在日落前完成当日核心任务。连续三天,队员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始终未停下手中画笔。
创作次日,一场暴雨突袭,部分墙面颜料尚未干透,若被冲刷将功亏一篑。队员们第一时间冲进雨幕:有人用塑料布覆盖画作,有人搬运工具,有人冒雨清理墙面周边积水。尽管浑身湿透、头发滴水,大家始终将 “保护画作” 放在首位。雨停后,队员们顾不上换湿衣,立刻检查画面受损情况,用砂纸打磨雨水晕染的轮廓,待墙面干透后重新调配颜料补画,确保细节符合设计标准。汗水与雨水交织间,学子们用行动诠释:艺术创作既需灵感,更需坚守承诺的毅力与担当。
成果落地:墙绘焕新乡村颜 文化赋能获点赞
当色彩饱满、寓意深刻的墙绘逐渐完整呈现,村民们的反馈成为最温暖的回报:路过村民纷纷驻足观看,有人拍照分享,有人主动递水送凉,老人用当地方言称赞“画得蛮好看个!这些孩子们太不容易了,这么热的天还淋了雨,给我们村画得这么漂亮,真是太感谢了!”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孙仕荣副书记表示,此次乡村环境美化志愿服务,是学院实践育人与美育下乡的结合。组织学生发挥美术专业所长,将单调墙面变为传播廉洁文化、生态理念的“艺术载体”,既让学生在服务中提升实践能力,又以美育形式涵养南港村 “以清为美、以廉为荣” 的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团队成员名单】 杨姝婷、莫静雯、梅笑、马若彤、吴心雨、王欣瑶、徐写庭、
王嘉怡、陆晨晨
【指 导 老 师】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仕荣
【撰 稿 人】 莫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