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青春行动?这个暑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牢记贺信嘱托·青春榜样面对面”校级实践队用一场跨越北京、青岛的深度研学作出回答。二十余名队员走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小米汽车、海信、海尔、乐聚机器人等十余家科研机构与高新企业,与十余位杰出校友面对面交流,在“海陆空”多维科技图景中,体悟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筑牢信仰根基,明晰时代使命
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队员们实地了解风云气象卫星的规划布局与空间天气预警系统,观看“风云地球”智能平台演示,切身感受航天科技服务民生的强大力量。工作人员勉励哈工大学子勤学笃行,勇担国家重托。
在中科青岛研发城,校友徐刚带领团队深入了解科创园区功能定位与转型规划,讲述哈工大校友团结创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奋斗故事,展现贺信精神引领下的工大基因传承。
“每一名哈工大人都要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贺信精神的号召下,练就过硬本领,在国家需要的领域发光发热。”实践队队员刘禹辰表示。
拓展前沿视野,洞悉科技脉动
在北京小米汽车工厂,校友宋加强向队员们展示了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高效、生产车间的高度自动化的情况,鼓励队员们勤学好问、勇于发问,多参与实习积累实战经验,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青岛海信研发中心,队员们近距离体验显示技术、智能交通、智慧医疗与光储系统的创新成果,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现实图景。在乐聚机器人展厅,校友梁佳介绍团队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国产机器人标杆的历程,彰显哈工大学子在人工智能前沿的智慧贡献。
在专注工业互联网的弯弓信息,校友张宇分享自主研发的“弯弓天狼”系统,鼓励同学们将知识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动能。
“这次的参观学习,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科技视野,让我们系统了解国家在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战略布局、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发展路径有一更为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实践队队员刘航睿感慨道。
领悟工匠精神,激发创新动能
在海尔科创生态园,队员们参观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企业文化展,深刻理解“砸冰箱”背后的质量追求与“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创新价值。
在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校友许剑平带领团队走进生态修复一线,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突破,展现哈工大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担当。
“工匠精神不是守旧,而是以创新为翼、以品质为根。”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培育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链接理论与实践,赋能成长成才
在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队员们了解网络安全服务流程与零信任防护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总经理、校友沈智杰强调,“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始终指引着哈工大人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在博益特生物材料公司,队员们参观海洋生物材料展厅,感受精密高效的生产工艺,明确国家所需即奋斗所向。在博瑞福田科技集团,校友宋再军、范明苔、王秋爽分享创业经历,鼓励队员敢于突破、知行合一。
“这次学习实践,让我们把课堂知识嵌入真实产业链,在参观学习中,体悟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背后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迭代产品’的闭环”,实践队队员沈珂伊表示。
凝聚奋进力量,传播实践真知
在金海牛能源环境产业园,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郭小靓带队,与青岛校友会会长何宗斌及多位优秀校友深入交流。围绕专业发展、就业选择、人才需求等话题,校友们寄语青年学子:要在贺信精神引领下,夯实基础、敢于创新,在美丽中国建设中书写青春篇章。
“校友把经验传递给我们,我们带回校园,再传递给下一届——这是奋进力量的接力。”队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实践是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科技探索与精神洗礼。
校友企业的实干与担当,让队员们对贺信精神有了更鲜活的理解:那是哈工大人扎根国家需求、矢志科技报国的底色。作为新时代青年,必将以榜样为镜,精进专业、砥砺前行,用青春智慧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郑皓月 范华洋 焦煜欣)
图为实践队参观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蔡仕杰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中科青岛研发城合影。蔡仕杰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小米汽车厂合影。周子义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参观海信智能光储方面的研发成果。蔡仕杰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乐聚机器人合影。乐聚机器人员工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张宇交流。蔡仕杰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海尔科创生态园合影。海尔公司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与办公室主任封姣交流。蔡仕杰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任子行公司合影。周子义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与博益特负责人交流。蔡仕杰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宋再军交流。蔡仕杰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金海牛能源环境产业园合影。金海牛员工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和众多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校友交流。蔡仕杰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