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港股“第二波”,会是科技吗?

2025-08-25 14:00:45   来源:今报在线

文/二马小姐

8月13日港股科技股大涨,再一次激起市场的巨大热情。

今年以来(截至8月13日),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已经上涨了39.03%,近一年涨幅更是高达88.81%。(数据来源:WIND)。

港股在科技领域和A股形成一定的互补性。港股科技中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公司占比较大,更偏重科技服务和互联网领域。而A股的科技以制造业为主,包括硬件设备、半导体等制造领域。

另一方面,港股科技股中,包括众多A股稀缺的行业巨头或者独角兽型公司。其中,互联网巨头往往还是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重要玩家。比如当互联网巨头宣布增加AI的资本开支时,便会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一阵热浪。

在流动性和基本面的双重助推下,港股科技中的核心资产,无疑是全球投资者眼中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

和港股科技相关的指数种类很多。其中,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专注于纯信息技术科技,是目前布局港股科技的更优选择之一。

港股科技:

全球资金和南下资金“交汇点”

今年,港股科技股依然是全球资金和南下资金的重要交汇点。这个领域目前有四大看点。

一是汇聚了中国科技的核心资产。

港股市场作为国际资本和中国市场的桥梁,加之IPO政策等原因,汇聚了大量A股市场比较稀缺的优质科技企业。其中一些行业龙头公司,同时也是全球AI竞争中的重要参与者。

二是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持续创出新高,成为港股科技的重要助推力量。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成交额和持仓占比显著提升。截至7月末,2025年南向资金累计流入规模超8000亿港币,月均流入规模超过1000亿港币,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截至7月底,南向资金在港股通的持股市值达到5.6万亿港元,占全部港股市值的11%。南下资金对港股的热情可见一斑。

三是互联网巨头公司传统业务修复,恢复增长。

互联网行业在早前受到一定抑制。随着行业整体降本增效,加之经济环境一定程度回暖,互联网龙头传统业务得以修复,整体的利润增速恢复增长。

另一个看点是,互联网巨头往往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玩家。国内互联网龙头在大模型、应用等领域的生态布局都非常值得期待。

四是科技资产的长期收益突出,科技也历来是港股中最受资金追捧的方向之一。

从2000年1月1日至今(截至2025年7月31日,数据来源:WIND),表现最好的三大行业分别是资讯科技业(涨幅764.4%),必需性消费(涨幅700.1%),医疗保健业(涨幅591.2%)。同期,恒生指数涨幅46.9%(指数历史涨幅不代表未来)。

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

龙头领跑、细分赛道互补

港股科技相关的指数其实不少,但以往互联网,或者泛科技(包括医药)方向居多。今年有了一个新的选项——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HSSCT.HI),这只指数更加纯粹,聚焦在信息技术科技领域。

正在发行的港股通科技ETF汇添富联接(A:025166,C:025167)就是跟踪这只指数。值得关注的是,截至8月13日,港股通科技ETF汇添富(159273)规模超25亿元数据来源:交易所,同类规模、流动性在市场上表现良好

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作为一个追踪港股科技股更锐利的工具,和以往一些传统指数相比,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视角。

第一,指数主要聚焦在信息技术科技类企业。

成份股主要聚焦于信息技术科技,覆盖通信、计算机、电子三大子领域。权重股绝大多数为各自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兼具长期累积的护城河与科技创新成长性。

数据来源:IFind, 恒生指数. 截至2025.7.31.

第二,指数集中度比较高,前十大权重股是各自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占比73.9%。成份股市值的平均值为4007亿港币。目前成分股中的中国M7权重达到52.9%(数据来源:IFind, 恒生指数,截至2025.7.31)。

前十大成分股分布在不同细分行业,包括快手,中芯国际,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联想集团,金蝶国际,哔哩哔哩,舜宇光学科技,形成“龙头领跑、细分赛道互补”的格局

图: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7.31,指数成分股展示不代表个股推荐

第三,从历史回溯数据优秀。

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自基日(2015年1月1日)以来截止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报186%,优于恒生科技、恒生指数及中证800等主流市场指数的同期表现。

图: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IFind, 恒生指数. 截至2025.7.31. 指数走势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代表基金未来业绩。

总体来说,如果看好港股市场,现在可能是布局港股科技比较好的时机。一方面互联网等行业经过了一轮调整,目前估值也比较合理。另一方面,这些大型科技企业下半年在AI领域可能有更多动作和突破。类似港股通科技ETF汇添富联接(A:025166,C:025167)这类产品,聚焦港股科技龙头,有望成为投资者一键布局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强有力工具。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基金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尽管本基金为目标 ETF 的联接基金,但不能保证本基金的表现会与目标指数和目标 ETF 表现完全一致。[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该指数”)由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全权拥有,并已授权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及编制。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已同意[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可就[汇添富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该产品”)使用及参考该指数,但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并不就该指数及其计算或任何与之有关的数据的准确性或完整性,而向任何人士作出保证或声明或担保,也不会就该指数提供或默示任何保证、声明或担保。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不会因[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就该产品使用及/或参考该指数,或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在计算该指数时的任何失准、遗漏、失误或错误导致任何人士因上述原因而直接或间接蒙受的任何经济或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或债务。任何就该产品进行交易的人士不应依赖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亦不应以任何形式向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或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索偿或法律诉讼。为免疑虑,本免责声明不构成任何经纪或就该产品进行交易的其他人士与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或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之间的任何合约或准合约关系,也不应视作已构成这种关系。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人民币计价)2015-2024历年及2025年上半年表现分别为:25.1%、9.7%、35.6%、-26.3%、27.7%、61.2%、-16.6%、-23.5%、-7.8%、30.9%,、24.55%,数据来自IFind,截至2025/6/30。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