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光赤心”实践队前往南京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在南京大地的深沉记忆与蓬勃发展的生动对比中,汲取精神伟力,坚定空天报国初心。
沉痛铭记:于苦难中淬炼民族脊梁
实践队的首站直抵民族苦难记忆的核心——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在“万人坑”遗址前,队员们肃立默哀,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悲恸。空洞的遗骸、锈迹斑斑的物证、记录暴行的影像资料,将1937年那场人间炼狱血淋淋地呈现在眼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伤口之上,那份刻骨铭心的痛楚,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心中。万人坑遗址前空洞的眼窝,无声控诉着三十万同胞的冤魂,让青年学子深切体会到和平的根基,是对苦难的永不遗忘。
碧血长空:以忠诚铸就蓝天丰碑
怀着崇高敬意,队员们走进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昂首的战机模型仿佛随时重返苍穹,续写传奇。馆内陈列的飞行日志、残破飞行服、勋章与家书,无声讲述着中外航空英烈们以血肉之躯捍卫祖国蓝天的壮烈史诗。他们或放弃海外优渥生活,或怀抱青春理想,驾驶简陋战机挑战强敌。队员们被那份跨越时空的无畏深深震撼,航空报国的种子在心底深深扎根。
继往开来:从胜利走向新的征程
从雨花台到长江岸,历史的回响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得到澎湃延续。队员们登上形似“胜利之船”的主馆,目睹见证“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京电号”小火轮,感受解放战争磅礴气势。而南京党史综合设施则通过480余件珍贵实物与场景模型,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的百年奋斗征程,从历史深处连接到“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建设实践,让队员们清晰看到红色基因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南北同航:以空天精神共绘未来
历史与传承的思考,自然延伸至新时代空天事业的探索。实践队专程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观交流。漫步砚湖畔,感受浓郁学府气息;在御风园,从填补国产靶机空白的“长空一号”到跻身世界前列的“鲲龙”模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南航作为“中国无人机摇篮”的辉煌成就与“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豪迈情怀。在与南航自动化学院的座谈会上,两校学子围绕“航空航天精神传承”、“学科交叉融合”、“新时代科研报国使命”展开热烈讨论。北航学子深情回顾林士谔先生突破封锁研制液浮陀螺仪、南航前辈研制中国首架无人靶机“CK-1”的报国初心,强调要将仪器科学之“眼耳”与自动化之“脑体”深度融合,将科技报国情怀融入个人奋斗,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从南京沉痛的历史遗迹到空天报国的前沿阵地,我们触摸到的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脊梁。”实践队队长刘轶飞在总结中表示,“新时代青年当以英烈精神为火炬,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矢志奋斗、强国有我的,队员们必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在建设航天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奋力奔跑,让红色基因与蓝色情怀在新时代的天空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