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基层群众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近日,贵州商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声动万家·语连民心”推普实践团深入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开展了一场走进乡村、走进群众,以“培训+宣讲+表演”的模式的普通话推广夜校课程,以孩子们的热忱为乡音注入普通话的活力,为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生机。
实践团依托“贵州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实践专项计划与万峰林街道活动室,组织32名儿童参与系列普通话活动,儿童满意度97%,通过“小小主持人”普通话推广、小小主持人参与晚间文艺汇演主持、十米长卷绘心声,普通话融入美丽乡村系列活动,为乡村注入温暖力量。
图为实践团晚间文艺汇演留影合照 供图李建洁
1.开展“小小主持人”普通话推广
在万峰林街道活动室,实践团成员以“普通话的魅力与重要性”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语言课。从发音规范到表达技巧,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和亲切的方言对比,帮助孩子们理解普通话的实用性与美感。从最基础的声母、韵母、声调对比入手,针对本地常见的平舌翘舌发音难点进行耐心示范和一对一的纠正。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小小主持人练习普通话相关知识 供图李建洁
图为实践团与小小主持人留影合照 供图李建洁
2.小小主持人参与晚间文艺汇演主持
晚间文艺汇演中,小主持人登场,用清脆的童声和略显稚嫩但十分努力的普通话,串联起整个晚会。当布依族民歌与普通话朗诵交替呈现,普通话生动讲解每个节目的文化内涵,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的桥梁。
图为实践团与小小主持人主持晚间文艺汇演 供图李建洁
3.十米长卷绘心声,普通话融入美丽乡村
一幅洁白的十米长卷在文化广场徐徐展开,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一边画着熟悉的家乡风景,一边在服务团成员们的指导下学习用普通话表达:“山峰”、“稻田”、“布依族服饰”等词汇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深深印刻在村民心中。十米长卷上便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乡村画卷,每一处景致都配有普通话注释,成为推普活动的生动教材。
图为实践团与纳录村小孩共绘十米长卷 供图李建洁
“通过夜校的学习”,孩子们对于日常生活沟通能更加准确的发音,对本地常见的平舌翘舌发音难点得到了耐心示范和一对一的纠正。后续实践团将结合所学,以短视频等形式讲好书院故事,助力地方文化传播,也为夜校等基层文化教育形式提供历史文化滋养。
贵州商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2025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