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沈医学子三下乡:青春守护银龄 健康送入康养之家

2025-08-24 16:45:53   来源:财讯网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让老人安享晚年。2025年7月,沈阳医学院研究生院“轻脂护老”健康关怀团深入沈阳市善恒卫华医养中心,开展了一场以“精准筛查、科普先行、情感陪伴”为核心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为67名平均年龄在78.4岁的在院老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更创新性的形成了“筛查-评估-干预-追踪的闭环管理模式,为探索高校-养老机构协同的“医养结合”新路径提供了沈阳方案。

这场社会实践的背后,是沈阳医学院深耕医养医疗、医养照护、医养人文关怀、健康管理于一体的人才培养的深厚积累。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组建“医养健康产业学院”的本科高校,该校自2022年起便以培养“医养结合”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构建了涵盖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学科的专业集群。并于2023年获批自主设置全国首个“医养健康管理学”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为老年人量血压。何建瑶供图)

一、床边门诊:精准画像,为银龄健康“把脉”

志愿者们在养老院多功能厅搭起了“临时健康驿站”。6张诊疗桌严格按院感规范摆放,血压计、血糖仪、消毒用品等一应俱全。队员们两两一组,一人负责测量,一人严谨记录,在2小时内高效完成了67位平均年龄78.4岁老人的基础体征采集。所有数据均采用纸质问卷现场记录、后台集中录入“问卷星”平台的方式进行,团队随后利用平台功能生成了个体化风险雷达图,并现场打印通俗易懂的“健康小贴士”送至老人床头,实现了健康反馈的准确与实时性,赢得了老人们的连连称赞。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调研及整理数据。何建瑶供图)

二、科普课堂:生动开讲,欢笑声中传知识

“每天5克盐,健康又延年!”团队成员潮思薇用“啤酒瓶盖量盐法”带来的高血压科普课,引得老人们频频点头。随后,团队成员丁虎玲带来的“预防跌倒”课,则用一套朗朗上口的“起床三部曲”口诀,让防跌知识入脑入心。两场微科普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健康知识种进了老人们心里。

宣讲结束后,通过简单访谈和观察,回访老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位老人表示:“原来盐吃多了这么厉害!”“以后晚上起床一定要开灯、慢一点。”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为老年人讲解高血压防治。何建瑶供图)

三、精准施策:三张清单,让关怀“次日达”

活动不仅在于“筛”,更在于“防”和“改”。团队通过65份有效问卷深入评估老人身心状态,并连夜复盘,形成了三张可落地执行的清单:《绿色提醒单》为血压血糖异常老人预警;《一周轻脂示范食谱》提供东北口味健康餐解决方案;《跌倒风险微改造清单》则为高风险老人房间提出了5条具体安全改造建议。所有清单均于次日送达养老院,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即刻响应”。

四、长效追踪:论文写在大地,打造可持续“沈阳模式”

“研究生实践活动绝非‘走过场’,我们的目标是让科研干预真正融入老人生活,解决老年人实际问题。”团队领队、首届医养健康管理学研究生陈天姿表示。据悉,该团队已制定长达6个月的追踪计划,将持续监测此次干预对老年腹型肥胖及跌倒发生率的长远影响,旨在用科学数据构建一套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养结合”社区示范模式,为我国老龄健康事业贡献青春智慧。

首届医养健康管理学专业学生何建瑶在离该养老机构时感慨道“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早日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医养人的不断努力!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善恒卫华医养中心院长对此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沈医学子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的健康服务,更是一种医疗医养、健康管理、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型养老理念。这种高校与养老机构的深度合作,为我们提升服务质量打开了新思路。”

夕阳余晖中,老人们的笑容与感谢温暖了每一位队员。这场青春与银龄的双向奔赴,是沈阳医学院学子践行医学誓言、服务社会需求的生动写照,更是新时代青年用专业与担当,绘就“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美好图景的务实之举。(陈天姿 摄影 何建瑶)

(图为实践团队与该院院长合影。何建瑶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