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感悟边境线上的历史厚重与爱国精神,传承戍边精神,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2025年7月24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碑默固疆土,青年传戍魂”卫国戍边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东兴市,开展以“碑默固疆土,青年传戍魂”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队员们先后探访东兴国门口岸、聆听大清国一号界碑的故事、瞻仰中越人民纪念碑、参与清扫烈士坟墓。此次东兴国门界碑走访活动,实践队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刻理解了 “国门” 的多重意义 —— 它是边界的标识,是友谊的纽带,更是精神的图腾,在触摸历史痕迹、聆听岁月叙事中,深化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与践行。
图为团队成员在烈士陵园合影。吕洋 供图
站在车水马龙的东兴二桥国门口岸,讲解员指向跨境通道,向队员们介绍这里作为中越贸易往来、人员交流重要枢纽的功能。从昔日的边陲小道到如今的现代化口岸,变化的是设施,不变的是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与守边护边的责任。团队成员们凝视着繁忙的通关场景,深刻体会到国门既是开放交流的窗口,更是守护国土安全的屏障。
图为东兴二桥国门口岸。黄开盈 供图
在矗立百年的大清国一号界碑前,斑驳的石体上 “大清国钦州界” 字样依然清晰。讲解员,讲述它作为 1890 年中越边界划分见证的故事,这块界碑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一代代边民守护家园的精神坐标。 团队成员们围站碑旁,静静聆听岁月的回响,仿佛看到先辈们巡边护界的身影,让 “一寸国土一寸金” 的信念深深扎根心底。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介绍大清国一号界碑历史。韦国辉 供图
国界界碑庄重矗立,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神圣的光辉。界碑的一侧是繁华祖国,另一侧则是异国风光。它不仅是一道地理的分界,更是国家主权与尊严的象征。团队成员站在界碑旁,仿佛看到无数戍边战士坚守的身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祖国边疆。
图为团队成员与界碑合影。陈东南 供图
中越人民纪念碑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心生敬畏。讲解员介绍,这座纪念碑铭记着两国人民在革命年代相互支持、并肩战斗的珍贵历史,见证了跨越国界的深厚情谊。团队成员们向纪念碑鞠躬致敬,在静默中感悟:和平与友谊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与付出,而新时代青年更应传承这份互助互信的精神,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
图为团队成员在纪念碑前缅怀革命烈士。黄光康 供图
在烈士墓园,团队成员们仔细清扫墓碑周围的落叶与尘土,擦拭墓碑上的字迹。每一块墓碑都对应着一个年轻的生命,他们曾为守护国土、捍卫和平献出青春。这些烈士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稳,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的墓碑永远整洁,让他们的故事永远被铭记。清扫过程中,队员们聆听着烈士的事迹,让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的行动,成为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图为团队成员参与清扫烈士坟墓。韩楚怡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