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迎来一场机器人科技盛宴——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专项赛在此拉开帷幕。本届赛事汇聚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260所高校的1647支参赛队伍,现场竞技气氛热烈,创新火花四溅。
比赛共设立机器人先进视觉赛、无人机挑战赛、农业机器人、四足仿生机器人等十一大项目,基本涵盖当前机器人领域的主流技术方向和前沿探索。值得一提的是,水下机器人作业、无人机快递运输等实战性赛项,与黄渤海新区正在重点推进的智慧海洋产业、智能制造集群紧密结合,凸显出大赛与区域产业互促共进的鲜明特色。
河南师范大学代表队分别参加了四足仿生机器狗中型组及小型组的比赛。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上,该校代表队展现出扎实的技术功底与出色的创新应用能力。中型组机器狗在复杂地形适应任务中行动稳健,顺利完成多项指令;小型组则以其灵活的机动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在竞速与障碍穿越环节表现亮眼。
备战过程中,团队成员在机械结构、运动控制及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多项优化,体现出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此次大赛,河南师范大学不仅与全国多所高校同台竞技、深入交流,也进一步积累了机器人研发与竞赛经验,为未来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赛场之内,各类机器人“大显神通”。四足仿生组中,一批“机器狗”敏捷穿越复杂障碍;智慧农业区,果实采摘机器人凭借精准图像识别能力迅速定位并抓取目标;无人机赛场上,多架飞机不断起降,稳定完成自主巡航与精准空投任务,引来阵阵惊叹。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将机器人产业列为高端装备制造突破的关键方向,已引进和培育了艾迪精密、国兴智能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和研发机构,逐步构建起创新协同、链式发展的机器人生态圈。本次大赛的举行,不仅有效激发本地创新氛围,更积极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为新区在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领域加速发展注入新动力,进一步支撑区域经济向高质量迈进。(作者 河南师范大学 郭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