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至19日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
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决赛
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
本次赛事由
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
山东大学承办
来自全球10个国家201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200余位嘉宾与评审专家
参加活动,齐聚山东大学
以创新为笔、以青春为墨
共同书写了一场
国际性的医学盛宴
盛大开幕:陆医学子共绘竞赛画卷
本次大赛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康复大学协办。总决赛共收到参赛作品820余项,涵盖基础临床赛道、口腔医学赛道、交叉学科赛道等6个赛道的基础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项目。大赛主席团、学术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相关代表,来自全球10个国家20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200余位嘉宾与评审专家参加活动。办赛规模与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自比赛申报工作启动以来,由大学教务处牵头、基础医学院统筹指导、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组织实施、各带教老师精心指导,经过层层筛选和精心筹备,最终有16组本科学员和1组海报展示在复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大学参加决赛。
8月16日上午8时,大赛开幕式在山东大学体育馆隆重举行
开幕式上,我校代表队在李红丽教授的带领下迈着坚实的步伐入场。
学员代表们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良好的精神风貌
充分展现大学学员风采
体现大学育人成效
赛场争锋:创新成果竞相绽放
比赛中,参赛学生与指导教师精益求精、求实创新、反复演练,培养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激发了科研创新意识,展现出空医大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将继续以该类竞赛为抓手,不断深化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培养一批热爱医学研究、致力解决医学问题、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勇摘桂冠:医创赛道青衿登顶
在学院机关统筹指导、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组织实施、各带教老师精心指导
及基础医学院李红丽教授等全程辅导下
经过层层筛选和精心筹备
大学学员一路攻坚克难
共斩获了金奖7项
银奖6项、铜奖3项、优秀壁报展示奖1项、高校优秀组织奖
全国总冠军争夺赛第5的骄人战绩。
我校学子严谨的态度、扎实的功底、自信的风采,赢得了来自全国重点医学院校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本次比赛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对我校本科学员早期接触科研和指导老师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展示了我校本科生课外科研制度的优越性,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员精研医术、筑梦科创的热情与动力。
以赛为鉴 : 医创淬炼成长之光
黄馥炜、石浩、范淳恩、韩志傲团队获得金奖
这场比赛让我们明白,优秀的团队不仅能赢得比赛,更能塑造更好的自己。我们学会了倾听不同意见,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更学会了如何信任和依靠伙伴。而这些能力,远比比赛结果更重要。如今,比赛虽已结束,但我们的友谊仍在继续。我们约定,未来无论是否在同一个实验室、同一所医院,都要保持联系,互相支持。因为这段共同奋斗的经历,已经让我们从“队友”变成了“挚友”。本次比赛是一次拓宽眼界,锻炼能力的重要人生经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要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各位队友的通力合作。在今后的学习科研中,我们会继续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楚锦钊、张亚东、张超然、冯乐恒、丁静怡团队获得银奖
备赛期间,我们一起熬过通宵、一起在实验室吃泡面、一起在答辩前反复演练……这些看似辛苦的经历,反而成了最珍贵的回忆。当某个队友遇到瓶颈时,总有人主动伸出援手;当压力大到想放弃时,一句“我们陪你”就能让人重燃斗志。
最难忘的是决赛前的那个夜晚,由于突发技术问题,我们不得不临时调整方案。尽管时间紧迫,但没有人抱怨,而是迅速分工协作,最终在截止前完成了优化。当项目成功展示后,我们相视一笑,那一刻的成就感与感动,是任何奖项都无法替代的。
李若轩、周雯轩、唐伯琴、舒钦、廖顺屹获得金奖
科学研究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早期实验中,我们多次尝试抑制特定神经环路以观察肿瘤变化,但结果并不显著。面对挫折,团队没有放弃,而是重新审视实验设计,最终发现神经调控的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并调整了观察窗口,最终获得可靠数据。
这一经历让我们明白,科研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创新,更依赖于坚持和严谨。每一个阴性结果都是通往真理的阶梯,关键在于如何从中汲取经验,优化研究方向。医学创新的道路漫长而充满挑战,但有了团队的支持和朋友的鼓励,我们不再畏惧未知。在未来的科研和临床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发扬团队精神,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索医学的边界,为人类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展望:白衣秉烛星辰大海
随着闭幕式的结束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
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决赛画上句号
但医学创新的征程永无止境
本次大赛不仅点燃了陆医学子对创新的热情,更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怀揣梦想与激情的陆医学子加入这一行列中来,共同探索医学的未知领域,推动医学科技的进步。
以创新为帆,热忱为桨
让我们携手共赴医学创新的星辰大海,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书写属于医学青年的辉煌篇章!
(编辑:石浩,黄馥炜,韩志傲,范淳恩,王雁秋,谭璐,王龙坤,张力文,廖顺屹,吴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