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红岭煤矿:“老伙计”重新上岗 修旧利废焕发新光彩!

2025-08-21 15:39:47   来源:看点时报

“轰隆隆……”,红岭煤矿机运队压风机房内传来熟悉而有力的运转声,一台曾被判定“退役”、尘封已久的压风机,经过队里职工的巧手翻新,重新“上岗”,不仅解决了当前井下风压供应的应急需求,更省下了大笔设备购置费用,一时间成为矿内修旧利废、降本增效的标杆。

在红岭煤矿设备仓库角落里,曾躺着一位“老伙计”,一台服役十余年的压风机。因部件老化、性能下降等问题被闲置在仓库角落,机身上积满灰尘,不少零件锈蚀严重,一度被认为“毫无修复价值”。卡住的活塞成了“发不出声的喉咙”,自打“生病”后,就一直沉默地蜷缩在那儿,任蛛网在它身上织成“窗帘”,仿佛在无声叹息自己的“退休生活”。

近期,随着矿井生产任务调整,临时需增加风压供应保障,若购置新设备不仅成本高昂,还需等待较长到货周期。

“维修设备?需要花费好几万元。”

“购置新设备?不仅要花几十万元”请新伙计,还要等上好长一段时间,大伙能不能想法把旧压风机修起来?”机运队队长王明星在班前会上提出了想法,这样一个提议,大伙的思绪一下有了方向,立刻得到了职工们的响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设备仓库的角落里正由一位酣睡的“老伙计”,一台型号为AB-2600压风机主机。

维修小组迅速行动起来,将“老伙计”请进了维修房。

“老伙计,醒醒咯!”维修班的师傅们带着工具围了上去。先对压风机进行个“全身体检”,拆开外壳一看,活塞关节锈得动弹不得,连接的管路都像“堵住的血管”,硬邦邦的。高压水枪冲掉层层积灰,露出原本深蓝的“皮肤”,再拆解零件、清理油污、检查磨损情况,逐一记录损坏部件。针对缸体锈蚀、轴承老化、管路堵塞等问题,大家迅速行动起来,锈蚀的缸体用特殊研磨剂反复打磨修复,再将所有零部件泡进“药浴”中滋养。叮叮当当的声响徘徊在维修房内,当最后一根管路接好,送电的瞬间,老压风机先是“咳嗽”了两声——几声断断续续的轰鸣,接着猛地“挺直了腰杆”,叶片欢快地转起来,风压表指针稳稳上升,发出的“轰隆隆”声洪亮有力。

经过职工连续一周的奋战,厂家人员最后的调试鉴定,这台“沉睡”的压风机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转,各项性能、参数指标均达到投入使用要求。据测算,此次修复工作仅花费少量配件费,相比维修、购置新设备节省资金十余万元。

“修旧利废不是小事,既考验技术,更体现责任。”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树涛在内部市场化会议上表示。

下一步,红岭煤矿将继续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搞创新、降成本,把能利用的全部利用起来,让旧物“醒”过来,重新发挥价值,让旧料“活”起来,让修旧利废成为新风尚。(沈字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