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至24日,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语绘藏乡・童语同音”推普团队走进阿坝州金川县安宁镇。团队紧扣当地语言特点与文化背景,聚焦藏乡儿童群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教育、文化互动活动,有效提高藏乡幼儿的普通话水平,扎实推进“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
童语互动促交流,双语学习共提升
实践活动开班仪式上,“击鼓传花”互动环节点燃现场氛围,拿到“花”的小朋友主动用普通话自我介绍,快速拉近彼此距离。《圣洁的布达拉宫》绘本课上,孩子们在引导下用普通话复述故事、分享心得,语言表达能力与使用自信同步提升。《藏汉双语词汇配对》游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加深双语理解;《汉字我来拼》《宝藏猎人之勇气与智慧的试炼》活动,助力巩固汉字基础、提升发音精准度;周琦教唱《送别》时,孩子们专注跟读,稚嫩歌声里满是认真。《我的情绪小怪兽》心理团辅中,孩子们用普通话流畅分享情绪体验,沟通更自然。
彩灯唐卡绘文化,乐声律动展风采
“创意彩灯”非遗体验活动中,团队成员李小伟简单介绍自贡彩灯历史后,指导孩子们制作彩灯。孩子们在灯纸上绘出心中图案,完成后踊跃用普通话分享作品与创作思路,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团队成员宋可唯组织的《玛丽波尔卡》音乐律动活动,以《超级玛丽》经典配乐开篇,孩子们跟着旋律拍手、跳跃,欢快节奏让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奇妙的唐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图片、视频了解唐卡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近距离观察简易唐卡时,对传统艺术的好奇与向往展露无遗。《藏风美少年》舞蹈学习中,团队成员冯亮与李小伟示范藏族舞蹈颤膝、摆袖等经典动作,孩子们认真模仿,在旋律与动作中感受藏文化魅力。
趣味运动强体魄,学用结合促表达
户外推普活动热闹开场,“丢手绢”与“老狼老狼几点了”两项游戏接连开展。“丢手绢”环节中,孩子们奔跑追逐间,通过古诗朗诵、歌谣分享沉浸式运用普通话,在欢笑中锻炼体能与反应力,强化协作意识。随后的“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里,扮演“老狼”的队员用普通话报时,孩子们则在问答互动中大声回应,还需在被“抓住”时用普通话表演短句或儿歌。整场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提升了使用普通话的熟练度,更激发了自信表达的勇气,让语言学习在趣味互动中高效推进。
茶釜劳作融生活,椒林共采增情谊
团队前往独角沟村花椒园,成员们挎竹篓、戴手套,与村民一同采摘。村民用带乡音的普通话讲解采摘技巧,队员们边学边做,劳作中用普通话交流提醒,配合默契,在实践中拉近了距离,增进了藏汉情谊。同时我们了解到,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路仍较为狭窄,主要依赖中间商收购,村民从中获得的利润相对微薄,产业链延伸和市场拓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于是,在日常实践活动的间隙,大家自发行动起来,向途经的游客热情介绍:“咱们这儿的花椒香味浓郁、品质上乘,来金川可千万别错过!”经过一番努力,团队共帮助当地居民售出花椒20余斤,增收约2500元。用实际行动为拓宽农产品销路出了一份力。
“语绘藏乡・童语同心”推普实践活动在温馨氛围中落幕。从非遗彩灯制作到唐卡文化探秘,从藏汉双语游戏到藏族舞蹈学习,团队以文化为桥、语言为媒,让普通话在藏乡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藏汉情谊在互动中愈发深厚。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搭建起民族文化交融纽带,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未来,团队将带着实践经验,持续探索“语言+文化”推广模式,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连接藏乡与外界的纽带,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川西高原常开长盛,为乡村振兴绘就更绚丽的文化底色。
(文:四川轻化工大学 宋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