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大理,风清气爽,文脉悠长。随着第九届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云南大理田野调查的圆满结束,这段凝聚着探索、感悟与传承的旅程,成为了每位参与者心中珍贵的记忆。
在为期一段时间的田野调查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非遗教师们深入大理的街巷村落、非遗工坊,近距离触摸白族扎染的靛蓝纹样,聆听南涧跳菜的铿锵鼓点,感受非遗在生活中流淌的鲜活生命力。每一次走访都是一次对话,每一次记录都是一次传承,老师们以专业的视角观察、思考,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为非遗保护与教学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这份圆满的背后,离不开默默付出的会务组。韩世萍、曾龙、刘爽、张德立、李斌……正是他们细致入微的筹备、事无巨细的安排,从行程规划到后勤保障,从学术协调到日常沟通,为培训班的顺利推进筑牢了坚实的后盾。他们用热忱与责任,让每位学员在专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温暖与妥帖。
更值得铭记的是苑利教授与顾军教授的引领。两位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对非遗事业的赤诚,为学员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将非遗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娓娓道来。他们的言传身教,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专业素养,更点燃了大家传承非遗的使命感。
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踏上归途,心中早已埋下了将所学付诸实践的种子——或许是将大理非遗的案例融入课堂,或许是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本地非遗的保护中。正如那句“聚是星星之火,散是满天星辰”,这份对非遗的热爱与责任,终将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
同学们,暂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让我们带着这份在大理收获的感动与力量,继续深耕非遗教育与保护的土壤。期待第十届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我们再聚首,再出发,一同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第十届,不见不散!
全体会务组成员:
韩世萍、曾龙、刘爽、张德立、李斌
班长: 刘爽(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主席)
编导: 张德立(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理事长)
202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