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语润怀乡”和“九州雅音”两支推普志愿服务团队在文学院副院长常春梅、杨化坤和副教授郑园园的带领下,于7月28日至30日奔赴怀远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宣讲、互动、调研、捐赠等形式,讲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图1实践团在检察院法治教育基地的合影
童声诵雅言 普韵润新苗
7月29日上午,安徽财经大学2025年教育部推普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九州雅音队”走进怀远县检察院托育班,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活动在主持人张一鸣、疏宇虹的热情开场中拉开序幕。团队首先结合“普通话+历史故事”形式,介绍了怀远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深厚的语言文化背景。随后,队员邱阳光通过生动示范,教授声母、韵母等基础发音知识,通过绘本《夏天是什么颜色的》,激发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在动画配音环节,为了引导孩子们大胆地表达,队员们以身示范,积极带动现场小朋友,鼓励迈出第一步,现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接下来,团队成员们以古诗抢答、诗歌擂台赛等把普通话活动推向高潮。这场推普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孩子们的普通话表达,也树立起说好普通话的信心与决心。
图2 九州雅音队的活动现场
推普融合法治教育,语润法泽共筑文明
7月30日上午,两个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怀远县法制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在教育基地开创了"推普+普法"的新模式,以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将抽象的语言变成易懂的案例。检察院工作人员用标准普通话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时,注重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法律知识问答”环节中,队员们引导孩子们用完整句子回答问题,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此次活动打破了单一的教育局限模式,成功地塑造了“1+1>2”的可能,实现了“一活动,多收获”的良好效果。
图3 实践团与孩子们一同参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考虑到不同学龄孩子认知水平的差异,实践团将孩子们分为幼儿组和小学组。"九洲雅音"队为幼儿园小朋友设计的“逛三园”词语接龙、“我爱普通话”用词造句等游戏,将基础词汇学习与生活常识相结合,积极鼓励孩子踊跃回答,激发孩子内心的勇气从而迸发对普通话的兴趣;“语润怀乡”队为小学生准备的“果蔬猜猜猜”、“悄悄话传递”等活动,通过描述特征、猜测名称等方式,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孩子们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消除方言的依赖性。这种分层教学的模式,也使推普工作更加精准有效,使推普效果更加显著。
图4实践团带领托育班分组进行推普活动
问卷采访探实情 推普调研看民意
活动期间,实践团通过访谈的方式调查和研究怀远当地的孩子语言教育方式,实践团成员采访到托育班老师,她表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频率较高,即使有方言的使用,也会指出其普通话的读音。这表示其托育班对于普通话的重视程度较高,对孩子的方言和普通话教育较好。检察院工作人员也坦言道,普通话是未来的重要方向,重大场合的沟通都以普通话为主。这点明本次推普活动的重要性与意义,也为后续精准推普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图5 实践团人员在检察院内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赴怀远开展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多样形式将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乡村注入青春动能。活动通过“童声诵雅言”播撒规范用语种子,以“普法+推普”创新模式助力青少年成长,更以分层教学实现精准推普,让普通话在互动中成为连接情感、传递知识的纽带。
此次实践不仅展现了大学生团队的实践担当,更凸显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深层意义,这既是赋能乡村青少年成长的教育抓手,也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桥梁,让青春力量在语言互通中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