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与渠道变革交织的背景下,休闲食品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作为行业龙头,卫龙美味(9985.HK)于8月14日晚间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以稳健的财务数据彰显了其经营韧性。财报显示,卫龙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4.83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比增长18.5%。稳健的业绩背后,是卫龙深刻洞察行业趋势,是多维度系统创新驱动的飞轮增长,是其构筑未来增长新范式的雄健信心。
品类双螺旋成型 “第三增长曲线”初现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卫龙早已跳出对单一爆品的依赖,成功构建了“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为核心的“品类双螺旋”增长结构。报告期内,这两大核心品类总收入超34亿元,成为公司业绩的压舱石。
魔芋作为低卡休闲零食的代表,市场潜力巨大。据信达证券研报分析,魔芋制品因其“辣+爽”的独特口感,正处于品类红利期。卫龙作为魔芋零食的开创者,其代表产品“魔芋爽”持续领跑市场。卫龙并未止步于现有成功,而是通过推出口味创新、配方升级不断满足细分人群的差异化需求。2025年上半年,以魔芋爽为核心的蔬菜制品板块贡献收入超2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49.7%增至60.5%,第二增长极作用愈发凸显。
在巩固核心品类的同时,卫龙正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风吃海带”作为蔬菜制品中的潜力股,凭借其低卡的品类属性和良好的市场基础,正被寄予厚望。今年7月,公司推出清爽酸辣味新品,并官宣艺人管乐为品牌大使,显示出加码海带品类的决心。此举或将使海带品类成为继辣条、魔芋之后的“第三增长曲线”,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字化升级为核 降本增效提升品质
新品类研发的快速落地与市场稳定供应,对卫龙的生产能力、成本控制与品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成为时代主题,卫龙深刻洞察这一趋势,不仅将数智化升级视为夯实根基、赋能前端创新的关键引擎,更作为践行ESG理念、构筑长期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落点。其在上半年首次公开亮相的漯河第七代魔芋智能化产线,正是这一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
这座“灯塔级”工厂采用双层立体式结构,通过流程再造将投料、加工、调味、包装等核心工序紧密耦合。这种“向空间要效率”的设计,实现了“占地面积减半、单位产能翻倍”的卓越目标,更大幅缩短了物料流转路径,减少潜在的能耗与损耗。
此外,产线引入多项绿色技术,如创新的“蒸汽解冻”工艺,部署能耗动态监控平台等,通过前沿设计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精益化的绿色管理一边帮助卫龙向“零碳工厂”目标迈进,一边有效低降低了整体费用率。
产线高度数智化带来的不仅是降本增效双突破,更极大程度排除了人为不确定性,确保了产品品质的高度稳定性和一致性。配合机器视觉质检、全链路追溯等高新技术应用,卫龙用“智造升级”对食品安全这一社会责任许下了坚定承诺。
深耕触及通路 多维引爆“年轻力”消费势能
扎实的产品创新和产能建设,为卫龙打下坚实基础。品牌升级和全渠道战略进一步赋能卫龙,深化了与消费者的链接与互动。
随着线上流量红利见顶,线下渠道价值被重估。申万宏源研报分析指出,行业竞争加剧倒逼企业重回线下布局,而卫龙稳固的线下基本盘,在线上内容营销的协同下,取得了较上年度同期增长21.5%的佳绩。
报告期内,公司与1777家经销商合作,深度覆盖了各大零食量贩系统等新兴业态,并尝试进驻会员制超市抢占市场纵深。在线上,卫龙锚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平台,形成线上销售的同时通过短视频、直播等Z世代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线种草”,与线下渠道形成有效联动,实现了全域协同发展。
与渠道全域融合互为犄角的,是卫龙“辣味+场景”的创新营销模式。2025年卫龙多次跨界联名破圈:从与肯德基“疯四”的流量狂欢,到联手五芳斋、白象推出“辣条粽子”、“辣条拌面”等话题产品,卫龙精准切入年轻人的生活场景,将产品消费转化为社交货币。而与新生代艺人王安宇、管乐的强强联合,则借势粉丝经济,精准触达目标客群,为蔬菜品类的持续增长注入新活力。这些多维度的营销举措,不仅带来了短期的话题热度,更深化了品牌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将品牌势能转化为长期的市场动能。
卫龙的稳健业绩,发生在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增速放缓但结构优化的宏观背景下。辣味零食作为其中的黄金赛道,展现出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潜力。CBNData《2025辣味休闲食品行业报告》数据指出,辣味休闲食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6%,远高于休闲食品行业整体4.8%的增速。卫龙作为该赛道的领军者,不仅享受着行业增长红利,更通过自身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预计2026年中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零售额将达到2737亿元,行业空间依然广阔。而卫龙以研发创新为引擎、产能创新为加速器、品牌创新为引力、渠道创新为燃料构成的增长飞轮正推动这艘“辣条”巨轮,以“多品类辣味零食巨头”的全新姿态,稳健地驶向更广阔的市场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