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观音堂煤业 贺磊
煤矿企业作为典型的资源型企业,具有生产环节复杂、部门协同紧密、安全责任重大等特点,内部沟通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生产安全与运营效能。综合办文秘工作作为企业信息流转的核心枢纽,在连接决策层与基层、协调各生产部门、传递安全指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深入探究文秘工作在煤矿企业内部沟通中的功能定位与实践路径,对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企业内部沟通的特殊性与现实需求
煤矿企业的内部沟通相较于其他行业具有显著特殊性:从沟通对象看,涵盖管理层、生产一线矿工、技术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等群体,知识结构、工作场景差异大;从沟通内容看,既涉及安全生产指令、设备运维信息,又包含职工诉求、政策解读等,专业性与敏感性并存;从沟通场景看,井下作业环境封闭、信号受限,地面与井下的信息传递存在天然障碍。
这种特殊性对内部沟通提出三重需求:一是时效性需求,瓦斯浓度超标、设备故障等安全信息需实时传递,延误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二是准确性需求,开采参数、作业指令的表述偏差可能导致操作失误;三是穿透性需求,政策文件、管理制度需穿透管理层级直达一线,确保全员理解执行。
二、文秘工作在内部沟通中的桥梁功能解析
煤矿企业综合办文秘工作通过多元载体,构建起覆盖全流程、全层级的沟通网络,其桥梁功能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上传下达的“传送带”:确保信息双向畅通
文秘工作承担着决策信息“下沉”与基层声音“上传”的双重职责。一方面,将企业战略、安全规章、生产计划等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班前会材料、井下宣传栏、微信工作群等载体传递给一线职工。例如,某煤矿针对新修订的《井下作业安全规范》,由文秘团队提炼出“十条禁令”“五必查”等朗朗上口的短句,配合漫画图解张贴于井下休息室,使知晓率从65%提升至98%。另一方面,通过职工意见箱、座谈会记录、安全隐患反馈单等渠道收集一线诉求,整理成《职工心声简报》提交决策层,推动问题解决。某矿文秘团队曾针对矿工反映的“井下饮水点不足”问题形成专题报告,促使企业一周内新增5处饮水点,提升了职工满意度。
(二)部门协同的“黏合剂”:化解跨域沟通壁垒
煤矿企业的生产涉及采煤、掘进、机电、通风等多个部门,部门间的协同不畅可能导致生产停滞。文秘工作通过建立沟通机制、搭建协作平台破解这一难题。例如,建立“生产协调会”制度,由文秘人员提前收集各部门工作计划与衔接需求,会上明确交叉任务的责任主体与时间节点,并形成《会议纪要》跟踪落实;针对突发情况,如井下透水事故,文秘人员第一时间协调救援、医疗、后勤等部门,确保信息同步、行动统一。某煤矿曾因掘进队与通风队的作业衔接问题导致工期延误,文秘团队介入后,制定《跨部门作业对接流程表》,明确“提前3天提交协作申请”“每日15时互通进度”等规则,使类似问题发生率下降70%。
(三)安全文化的“传播者”:强化全员共识凝聚
安全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而安全文化的渗透需要高效的沟通载体。文秘工作通过挖掘典型案例、策划宣传活动,将安全理念转化为全员共识。例如,整理“矿工安全操作手记”“事故警示教育案例”等材料,编印成《安全红宝书》发放到班组;组织“安全演讲比赛”“隐患排查能手评选”等活动,用职工身边的故事传递安全价值。某煤矿文秘团队曾以“十年零事故”的老矿工王师傅为原型,撰写《井下作业的“三不原则”》系列报道,在企业内部掀起学习热潮,推动“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人心。
三、强化文秘桥梁作用的实践路径
针对煤矿企业的特殊需求,需从三个方面提升文秘工作的沟通效能:
(一)构建“双轨制”沟通渠道
结合井下与地面场景差异,建立“线上+线下”双轨沟通体系:线上依托企业微信开发“井下安全直通车”小程序,支持图文、语音快速报送隐患信息;线下在井下设立“沟通驿站”,配备可擦写留言板与应急通讯设备,由文秘人员每日收集整理。同时,对重要信息实行“二次复核”制度,确保传递无偏差。
(二)提升文秘人员的“专业适配力”
开展“煤矿知识专项培训”,使文秘人员掌握采煤工艺、安全规程等专业知识,避免因术语误解导致沟通失真;培养“场景化表达”能力,针对矿工群体多用案例、少用理论,针对管理层侧重数据、突出重点,实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精准沟通。
(三)建立沟通效果评估机制
制定《内部沟通效能评估表》,从“信息传递速度”“理解准确率”“问题解决率”三个维度定期测评,将结果与文秘工作考核挂钩;每季度开展“沟通满意度”问卷调查,收集各层级对信息传递的反馈,动态优化沟通方式。
结语
在煤矿企业复杂的运营体系中,文秘工作的桥梁作用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信任的构建与共识的凝聚。通过精准把握沟通需求、创新沟通载体、提升专业能力,文秘工作能够有效破解内部沟通的痛点难点,为企业安全生产筑牢“信息防线”,为职工队伍凝聚“精神合力”。这既是文秘工作价值的体现,也是煤矿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