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金职院学子:让金华道情“声”入人心

2025-08-15 14:21:48   来源:太阳信息网

在金华古雅的庭院里,一群身着统一文化衫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子,正围坐聆听。手中竹制道具轻响,金华道情的独特韵律悠悠散开,一场关于传承的故事就此开篇。

一、相遇:青春邂逅古老道情

道情,这一金华传统非遗,曾在街头巷尾诉说人间百态,如今却渐隐于时代喧嚣。当金职院学子踏入传承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胡云钱先生手中的竹板、渔鼓,与青春的求知目光交汇。他们或许最初因好奇而来,却在一板一眼的教学里,触摸到非遗的温度——这是金华土地沉淀的文化基因,是先辈口传心授的艺术魂灵。

00e278d0e8cf954ea39c10fd0a24f1a.jpg

二、传承:以青春之姿续接文脉

课堂上,学子们从生疏模仿到熟练演绎,将道情唱词融入理解。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成为“移动的文化火种”:校园里,道情社团用创新编排吸引同学驻足;社区中,志愿演出让老人重拾熟悉乡音;短视频平台,年轻化的道情片段突破地域,让更多人看见金华非遗的魅力。这是传承的新表达——用青春语态,让古老道情适配当代语境。

22af12c442d9ca774fbfb2f2bfdc657.jpg

三、回响:小传承里的大意义

金职院学子的行动,不止是技艺传递,更是在回答“非遗如何活在当下”。当他们把道情与校园生活、社会需求结合,非遗便挣脱“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鲜活纽带。这背后,是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担当: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金华的文化根脉,是中国人对“从哪里来”的集体回望。

在这片传承场域里,青春与古老非遗双向奔赴。金华道情因金职院学子的参与,有了更广阔的传播土壤;学子们也在传承中,读懂家乡、读懂文化传承的重量。这是属于金华的文化故事,更是当代青年与非遗对话的生动范本——只要有人愿意倾听、愿意行动,非遗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力量。(浙江师范大学 金职院教学点 师范学院 小教本221徐嘉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