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北科大“梦创工坊”智汇北石槽:科技赋能沃土,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2025-08-13 17:27:08   来源:今日热点网

7月22日,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梦创工坊”实践团抵达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开启为期两周的科技助农实践。在准备阶段,实践团深入学习和了解了当今乡村振兴的政策和乡村振兴规划,提前调查和关注实践地北石槽镇的具体情况,如基础建设、社会治理、历史文化等,并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访谈问题,通过参加北石槽镇政府组织的座谈会,加深了实践团对北石槽镇的了解。

北石槽镇的集体林场位于燕山脚下,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察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林下经济模式。十余亩林地上,油鸡、大鹅穿梭其间,啄食虫草,粪肥还林,形成“以林养鸡、以鸡促林”的生态闭环。林场中还规模化种植着板蓝根、北苍术等中药材,总面积达300亩。通过科学防治有害生物、优化灌溉技术,草药出苗率高达80%,展现出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显著提升。

图为实践团在林场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北石槽镇林场。贺柏胜 供图

“尊重生态规律,不以牺牲环境换短期利益”是林场最让人动容的细节,这里的村民真正做到了尊重生态规律,绝不牺牲环境换取短期利益。实践团成员深有感触,北石槽镇“林+药”的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在北石槽镇寺上村“食为先”共享农庄,实践团见证了现代农业科技的生动实践。这个获评“北京市生态农场”的生态园区,构建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负责人吴春芳介绍,农庄采用“土地修复+优质种苗+草原羊粪有机肥+生物防虫+智慧农业”的全生态链技术,确保农产品绿色安全。最引人注目的是农庄的循环农业体系:品质较差的果子被制成农用酵素,既可作为肥料改善土壤,又能提升蔬果口感;引入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生物防虫技术,完全替代了传统化学农药。在地下酒庄和共享厨房,队员们亲身感受到科技如何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环保。

图为实践团在“食为先”共享农场考察作物种植情况。贺柏胜 供图

会员制的销售模式也很有创新性。实践团成员发现,农庄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既保障了产品销路,又为市民提供了采摘体验,实现了城乡良性互动。这种“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实践尾声,团队在北石槽镇二张营村村委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知识科普活动。通过“二十四节气跳房子”“种子成长记”等趣味游戏,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农耕文化;科学实验大讲堂则用生动的方式传播现代农业知识。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与活动负责人和部分参与活动的小朋友的合影。贺柏胜 供图

“两周的实践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科技支撑,更需要人才支撑。”从林下经济到生态农庄,北石槽镇的探索证明,只要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就能焕发勃勃生机。

在这场知行合一的实践中,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服务乡村。烂果堆肥的循环利用、生物防治的技术创新、志愿服务的温暖传递,无不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未来,他们将继续以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李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