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文雪、孙浩)
2025年7月14日至17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赤浪寻脉"实践团深入福州马尾区,以"重走红色足迹,追溯船政记忆"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本次调研聚焦马江海战纪念馆、萨镇冰故居、罗星塔公园及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实地走访、史料研读和口述记录等方式,系统梳理了从近代海防抗争到现代海军建设的百年历程。
在罗星塔公园斑驳的砖墙上,队员们触摸到1884年马江海战时法国军舰炮击留下的弹痕,这座始建于明代的航标塔见证了近代中国海权的兴衰变迁。公园内新落成的《马江海战》青铜浮雕群像,生动再现了福建水师将士浴血奋战的场景,与远处现代化造船厂的龙门吊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实践队特邀场地内负责人进行现场讲解,结合海战沙盘推演,深入分析了中法双方舰船性能差异对战役结果的影响,使队员们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 1 罗星塔公园船政主题雕塑(供图人 陈炎坤)
马江海战纪念馆内,锈迹斑斑的舰炮残件与泛黄的海防布阵图无声诉说着那段悲壮历史。队员们重点研究了展馆珍藏的《甲申马江战役示意图》,这份绘制于1885年的军事地图详细标注了法军舰队突袭路线与我方防御弱点。在"烈士遗物陈列室",陈英将军的战前家书"誓与舰共存亡"的铿锵誓言,让队员们久久驻足。通过对比纪念馆新老展区的布展变化,实践队注意到当代史学研究正从单纯记录战争过程转向深度挖掘海防建设经验,这种视角转换对理解船政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启示。
图2 实践队员讲述马江海战历史故事(供图人 孙浩)
图2 实践队萨镇冰故居调研(供图人 黄茜)
严萨镇冰故居的调研让队员们看到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作为马江海战亲历者,萨镇冰书房悬挂的"雪甲午耻"匾额彰显其毕生志向,而卧室陈列的英文版《海军战略论》则折射出老一辈海军将领的学习精神。故居管理处特别开放了平日未展出的私人信札,其中1909年致李鸿章关于舰艇保养的建议书,展现了其从实战中总结的军事智慧。实践团与萨镇冰曾孙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了解到这位海军上将晚年仍坚持每日记录潮汐数据的习惯,这种严谨作风对当代青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船政与近代化"专题展区为实践团提供了宏观视野。通过对比展示1866年船政学堂课程表与当代军事院校培养方案,队员们清晰看到我国海军教育体系的传承发展。数字沙盘演示的"船政工业技术谱系",直观呈现了从木壳船到国产航母的技术跃迁。最令人震撼的是"船政人物志"互动墙,点击严复、詹天佑等代表人物肖像即可查看其与船政教育的渊源,这种现代展陈方式极大提升了历史教育的感染力。
图3 实践队员赴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调研船政与近代化知识(供图人 刘维涵)
图4 赤浪寻脉实践队合影(供图人 刘文雪)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船政文化的历史价值,更通过专业创作探索了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新路径。实践团将艺术设计理念与历史文化研究相结合,开发出兼具学术性和传播性的文化产品,展现了当代青年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责任担当。这次实践也为高校学子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借鉴,彰显了青年一代在文化自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