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中,北京城市学院“育见未来五维赋能”团队在7月19日开展了一次“穿越古今”的旅行,他们走入北京市顺义区建新南区第二社区,开展了关于中国古代绘画与农耕知识的讲座,不仅提起了青少年对于农耕知识学习的兴趣,更让他们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团队成员在这次活动中领悟了分享知识的快乐。
在这次的活动讲座中,团队成员主要由四个方面向青少年以及家长们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绘画与农耕。
首先是“缘起”这一部分,在这部分中,主要是介绍了农耕文化的起源,让青少年了解农耕历史之悠久,感受中华文化发展与农耕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图一:讲解缘起
第二部分是“五牛”部分,主要以韩滉的《五牛图》为引入,了解画家对于牛的姿势神态的刻画,从中分析牛耕作时的姿态。同时,认识牛在中国古代耕作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带领学生了解绘画与耕种间的联系。
图二:讲解《五牛图》
第三部分是“耕作”,团队成员由楼璹的《耕织图》为切入点,向青少年介绍古代的耕种顺序,了解从播种到丰收的过程,同时学习认识在不同耕种阶段所需要用到的农具。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耕种,能够认识各类工具,及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图三:讲解《耕织图》
最后一个部分是“纺织”,从唐代的《捣练图》到清代的《御题棉花图》,纺织与绘画的联系也十分紧密,《捣练图》细致描绘了唐代妇女捣练衣物的过程,《御题棉花图》则讲述了棉花制衣的过程,这些画作都表达了纺织对于中国古代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青少年们了解了古代织布制衣的不易。
图四:讲解《捣练图》
图五:大合照
这次的讲座,即为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团队成员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好,一耕一织是古人的辛勤,一笔一画是文化的传承。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带动更多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播与发展。(北京城市学院-“育见未来·五维赋能”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