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张梓博携绿创团队:00后大学生的创业图鉴,从校园项目到行业新星

2025-08-08 15:05:05   来源:今日热点网

“您好,这是我们的抑尘剂样品,您看能不能给个测试机会?”去年夏天,在一场环保产业博览会上,张梓博穿着不太合身的西装,手里紧紧攥着产品手册,挨个向参展商介绍。这个刚满22岁的00后,额头上渗着汗珠,却丝毫不敢懈怠——这是他们团队第一次参加大型展会,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

故事要从三年前的大学校园说起。当时张梓博在《环境材料学》课上做了一个关于抑尘技术的报告,课后被导师叫到办公室:“你提出的想法很有价值,敢不敢组队做个真项目?”这句话点燃了这个00后男生的创业热情。他在校园论坛上发帖招募队友,没想到一天之内就收到了30多份报名申请,最终组建了一支9人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1岁。

最初的启动资金来自学校的创业扶持基金和几个年轻人的压岁钱。他们在宿舍里搭起简易“办公室”,用二手市场淘来的电脑做设计,晚上在食堂讨论方案,周末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团队里最小的成员是2005年出生的谭浩天,刚加入时还带着高考后的稚气,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负责现场测试。“梓博哥说,我们00后创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包袱。”谭浩天说,正是这种敢闯敢试的劲头,让他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快速成长。

团队的第一个“订单”来自学校的建筑工地。当时工地因扬尘问题被多次投诉,负责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意他们试用样品。为了监测效果,张梓博带着队员轮班值守,白天顶着烈日记录数据,晚上住在工地的集装箱里。有天夜里突降暴雨,他们冒雨跑到现场查看,发现喷洒了抑尘剂的区域果然没有出现泥泞和扬尘,几个人在雨里激动地抱在了一起。这次成功让他们拿到了第一笔正式收入——5000元,足够买一批新的实验器材了。

真正的考验出现在开拓市场时。团队想把产品推向高速公路系统,却连相关部门的大门都进不去。张梓博带着商业计划书在交通局门口等了三天,终于见到了负责人,对方却直言:“你们一个学生团队,能比得过专业厂家?”被拒绝后,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带着样品在高速公路旁做对比实验,连续一个月记录数据,最终用实打实的效果说服了对方,获得了沈海高速的试点机会。

2024年11月的试点现场,成了团队的“成人礼”。当看到自己研发的抑尘剂在各种天气下都保持着良好效果,连经验丰富的养护工人都竖起大拇指时,这群00后终于忍不住红了眼眶。“有个老师傅说,跑了一辈子高速,第一次见到这么管用的抑尘剂。”张梓博说,这句话比任何荣誉都让他们自豪。试点成功后,沈海高速不仅签订了长期合同,还把他们的产品推荐给了其他路段。

现在的日照绿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从校园里的小团队发展成企业,办公地点也从宿舍搬到了开发区的产业园。但团队里的00后们依然保持着学生时代的习惯:每周开一次“头脑风暴会”,所有人围坐在一起提建议;每月回一次母校,向学弟学妹分享创业经历;遇到技术难题,还是会第一时间请教大学导师。

“我们不想做昙花一现的网红项目,而是想踏踏实实做一份事业。”张梓博说,团队正在研发第二代产品,计划加入智能监测功能,通过传感器实时反馈抑尘效果。这群曾经在校园里畅想未来的00后,如今已经成为环保行业的新生力量,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证明:青春的力量,足以让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