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 任杰丽
办公室作为企业运转的“神经中枢”,承担着参谋辅政、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等核心职能,其管理效能直接关系企业决策的落地与运营的顺畅。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办公室管理,不仅能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大局观念,更能为办公室高效履职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打破“业务与思想两张皮”的困境,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办公室管理的深度融合,成为企业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办公室管理的必要性
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办公室是企业政策传达的“第一站”和信息反馈的“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直接影响决策执行的准确性。例如,在起草重要文件时,需准确把握企业战略导向,若缺乏政治敏锐性,可能出现表述偏差,影响政策落地。另一方面,办公室事务繁杂,涉及会议筹备、公文处理、后勤保障等多项工作,工作人员易产生倦怠情绪,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宗旨意识,能激发其主动担当的内生动力。因此,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办公室管理各环节,是提升管理质效、防范履职风险的必然要求。
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办公室管理的实践路径
(一)以思想引领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履职根基
办公室工作的核心是“服务”,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通过“晨会微党课”“业务沙龙”等形式,引导工作人员深刻理解办公室工作的政治属性,如在重大活动筹备中,从“政治高度”审视细节,确保流程合规、导向正确。二是树立先进典型,选树“服务标兵”“保密能手”等身边榜样,通过事迹分享会传递“小事当作大事办”的责任理念,让工作人员在对比中找差距、明方向。
(二)以制度融合实现双向赋能,规范管理流程
将思想政治要求嵌入办公室管理制度,使“软引导”与“硬约束”相辅相成。在岗位职责中明确思想要求,如在《公文处理规范》中加入“政治表述准确性审核”条款,要求起草人必须核对政策原文,审核人需签署“政治合规性意见”;在《会议管理办法》中规定“会场纪律即政治纪律”,对迟到早退、玩手机等行为进行思想教育与绩效挂钩双重约束。建立“业务+思想”双考核机制,在月度绩效考核中,不仅评估公文质量、会议保障等业务指标,还增设“政治敏锐性”“服务主动性”等思想指标。
(三)以文化建设凝聚团队合力,营造干事氛围
办公室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活载体,能潜移默化提升团队战斗力。打造“协作文化”,通过“业务帮带制”促进新老员工互助,老员工传授经验时同步传递“传帮带”的奉献精神,新员工在学习中感受团队温暖;开展“技能比武”活动,如公文写作大赛、应急演练评比,在竞争中强化“比学赶超”的进取意识,同时通过集体复盘培养“补位意识”。丰富思想教育形式,将红色教育与岗位实践结合: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时,同步讨论“如何像革命先辈一样严谨细致”;观看警示教育片后,开展“岗位风险我排查”活动,将纪律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结语
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办公室管理,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通过思想引领、制度融合、文化浸润,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办公室作为企业的“窗口”,其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作风形象直接影响企业整体风貌。唯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参谋服务、统筹协调、日常管理的全过程,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