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林初境
嵩岑深处隐仙踪,
千载银杏倚翠峰。
老干皴皮凝岁月,
繁枝撑伞蔽晴空。
吉尼斯载殊称久,
白岳云封秘境浓。
莫道深山人未识,
风霜刻就百年容。
银杏王姿
谁栽古木阅沧桑,
二三千秋阅兴亡。
五手难围龙脊壮,
万枝犹向碧天长。
春抽翡翠摇清露,
夏展青帷护佛堂。
最是金风摇落处,
铺成锦绣接苍茫。
古寺秋韵
唐寺残碑伴古椿,
金英铺地净无尘。
光穿叶隙筛碎锦,
风过林梢送梵音。
断壁犹存禅意远,
枯荣不改岁华深。
僧衣轻拂阶前叶,
恍见千年香火痕。
守护情长
村人世代护神柯,
采果烹茶故事多。
中空犹抱凌云志,
新枝更续旧根窝。
石碾无言随岁转,
老井依旧映清波。
风霜不蚀心头念,
一片丹心对古柯。
时光禅意
风摇金叶语沙沙,
光影流年落佛家。
夕照为林披赤锦,
暮钟催月上袈裟。
每片飞黄皆旧契,
一纹树褶藏烟霞。
何须苦问沧桑事,
古寺银杏自说华。
千年银杏里的时光禅韵
在嵩县白河镇下寺村的深山中,一片金黄的秘境藏于云雾之间——云岩寺千年银杏林,这里孕育着世界上树龄最老、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古银杏群落,2007年以“千年银杏群”之名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每一片扇形叶片都镌刻着时光的密码。
踏入这片秘境,首先撞入眼帘的是数十株需数人合抱的古银杏。它们如沉默的老者,枝干遒劲如盘龙,皴裂的树皮记录着千年风雨。其中最古老的一株“银杏王”,树龄已逾2300年,树干粗壮得要五六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环抱,枝桠向天空舒展,仿佛在与流云低语——春日里,新叶如翡翠般鲜嫩,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盛夏时,浓密的枝叶织成绿伞,为古寺遮挡炎炎烈日;而最动人的莫过于金秋时节,满树金黄如蝶翼振翅,微风拂过,叶片簌簌飘落,为大地铺就一层厚厚的金色绒毯,踩上去沙沙作响,宛如时光在脚下流淌。
古银杏林的核心,便是始建于唐代的云岩寺遗址。虽历经沧桑,寺院的残垣断壁仍透着庄严气象,散落的碑刻、斑驳的石雕,诉说着昔日香火鼎盛的岁月。银杏林与古寺相依相存,千年间互为背景:寺庙因银杏而更显清幽,银杏因寺庙而添了禅意。秋日午后,阳光穿过金黄的叶隙,在残碑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偶有僧人走过,衣袂翩跹,与这千年景致构成一幅流动的古画。
这里的银杏不仅是风景,更是活着的历史。当地村民世代守护着这片林子,视古银杏为“神树”。每年银杏成熟时,他们会小心翼翼地收集掉落的果实,延续着古老的采摘传统。林中的每一株银杏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树干中空却依然枝繁叶茂,有的分叉处生出新枝宛如子孙绕膝,它们用顽强的生命力诠释着“生生不息”的真谛。
漫步林间,听风吹叶响如佛音轻吟,看光影流转似时光变幻。当夕阳为银杏镀上金边,古寺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显朦胧,千年的光阴仿佛在此刻凝固。这片银杏林早已超越了风景的意义,它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之作,是岁月与信仰的沉淀之地。每一片金黄的落叶,都是时光写给大地的诗,每一道树纹的褶皱,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禅意。来到这里,方能读懂何为“一眼千年”,何为自然与历史交织的永恒之美。
(赵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