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丰镇市政协编撰的《丰镇文史》系列专辑15辑近日完成印制,作为重要内部资料开始在一定范围免费赠阅交流。这套总计逾200万字的文史巨著,系统梳理出丰镇地区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与人文记忆,标志着该市地方文史研究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该丛书堪称丰川大地的“文化基因库”。15辑内容宏阔精微:《历史沿革》《地理物候》奠定时空坐标;《长城史话》《商路驿站》《古迹考略》勾勒地域风貌与历史遗存;《辛亥纪事》《抗日烽火》《丰镇解放》《红色印记》聚焦近代风雷激荡的革命画卷;《传统习俗》《知青往事》《地方戏曲》《民间传说》《方言俚语》则细腻描绘了这片土地鲜活的生活图景与文化肌理;《百年丰镇》作为集成之作,提供地方历史通览视角。各部专辑严格遵循“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要求编纂,多维度、多层次忠实记录了丰镇地区的历史沿革、民族交融、革命风云、文化习俗等跌宕起伏的历程。
这套文史资料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更在于对地方历史的深度建构与校正,在追溯中提炼智慧,启迪当下与未来。其为深入研究丰镇历史奠定了坚实学术基石,也为当前自治区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地方性文化支撑与历史注脚。
《丰镇文史》的成功付梓,源于丰镇市政协对新时代文史工作的深刻洞察与主动作为。2024年以来,市政协锐意革新,重新校准文史工作功能定位,摒弃“闭门修史”传统,确立“开门办文史”和“家乡文史大家办”理念。通过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广泛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深度挖掘散落民间的历史文脉与记忆碎片,精心策划抢救性、时代性选题,持续夯实资料征集、考证与研究基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了政协文史工作的系统性提质增效,促进编研成果从书斋走向社会、从历史映照现实,逐步打响丰镇政协特色文化品牌。
丰镇市政协主席张军表示,文史工作绝非简单怀旧与记录,更承载着鉴往知来、凝心聚力的使命。据了解,下一步,市政协将坚持建言资政与服务大局结合,持续倾注心力提升编研质量、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史精品;同时,进一步优化机制,确保文史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中,书写独具魅力、深沉厚重的“文史答卷”。
这套凝结无数心血的《丰镇文史》,正以其恢弘篇幅与深邃笔触,为丰川儿女构筑起精神家园的基石。当历史记忆被系统唤醒、梳理与珍藏,地域文化自信便深扎根系,必将在新时代征程中焕发更为蓬勃的生命力。(张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