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成都东软学院“智行筑梦”队赴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开展“巧手裁得千年影,匠心守护一脉魂”实践活动

2025-08-06 10:05:51   来源:今日热点网

一方素幕,几尺光影

一纸皮影,诉尽人间百态

十指翻飞,演绎千古传奇

灯影流转间

唱腔里藏着乡音,幕布后跃动着魂魄

这便是摇曳于光影间的古老艺术

“皮影戏”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厚植文化自信。7月13日,“智行筑梦”队来到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探寻皮影的历史与技艺,近距离观察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以青春视角解码非遗基因,为讲好非遗故事积蓄能量。

一馆藏千秋

走进博物馆展厅,各类皮影展品按历史脉络与艺术风格分类陈列。传统皮影展区内,各类角色造型栩栩如生,人物服饰纹样精细繁复,通过纹样疏密与色彩浓淡直观展现角色身份特征。创新展区的彩皮作品则融入现代审美,造型简约明快,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呈现出新的艺术表达。

图为队员观察不同的皮影头包。宋思怡供图

报刊专区的玻璃展柜中,泛黄的旧报纸整齐排列,上面记载着不同时期皮影艺术的发展轨迹。报道中既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皮影从业者面临的市场冲击与生存困境,还记录了传承人改良表演形式,拓展传播渠道实现技艺延续的探索历程。

图为队员观看皮影传承相关报刊。宋思怡供图

其中,赵树同先生的事迹尤为引人关注。他为抢救濒临消失的皮影艺术,将毕生收藏的46万件皮影藏品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使命。这一举动不仅使海量的皮影文化遗产得以系统保存和延续,更彰显了老一辈文化守护者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赤诚之心,为后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驻足观皮影

在展品陈列区,队员们驻足观察皮影的雕刻纹样与制作工艺,从人物发髻的雕花样式,到动物翎羽的层次感;从染色工艺的渐变效果,到镂空雕刻的虚实处理;从明清古影的岁月沉淀,到各地流派的风格特色,近距离的观察让队员们更加了解了皮影这门艺术,也感受到了工艺传承的绵延力量。

图为队员学习皮影相关知识。宋思怡供图

执影摆布间

在皮影表演体验区,队员们尝试着学习提线、拉杆、推步、摇影等基础操控技巧。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指尖力度、手臂摆动与脚步移动的精准协同。初次尝试时,队员们操控的皮影普遍动作僵硬,肢体配合频繁出现错位,难以呈现连贯的表演效果。这场略显生涩的实践,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非遗传承绝非单纯的技艺模仿,更需要青年一代以严谨态度深入研习,在掌握技法的同时领会其中的文化逻辑,从而真正实现对传统的延续。

图为队员们挑选合适的皮影。宋思怡供图

图为队员们亲身体验皮影戏。宋思怡供图

皮影戏作为承载民族记忆的文化遗产,兼具表演艺术价值与民间智慧。此次实践让团队成员们有机会深入地了解皮影文化,也引发了队员们对非遗传承的思考,唯有让传统与创新共生,千年光影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未来,队员们将积极投身于非遗传承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中,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队员们在皮影艺术馆门前合影。刘川宇供图

谭李玥 朱冰雁 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