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丰富的鸟类与植物资源是生态平衡的基石,更是乡村振兴画卷上最鲜活的底色与脉动。如何将乡村丰厚的生态“家底”转化为发展的澎湃动能?川农学子给出的答案是:把论文“写”在广袤田野!他们以扎实调研解码自然财富,为乡村生态振兴的光荣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出征仪式现场。摄:陈杰
2025年8月1日,四川农业大学“观羽识绿・生态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老龙村村委会议室顺利举行。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潘远智,风景园林学院老师邬梦晞带领13名研究生实践队员,与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朱攀,老龙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周泽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淑文,党委副书记魏敏及村委委员,村民代表共同出席,为实践活动拉开序幕,给这场乡村“添绿又添彩”的活动按下了“启动键”。
图为主持人唐华委员宣布出征仪式开始。摄:王玉霞
仪式伊始,全体人员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庄重的氛围中,各方对活动的期待与重视尽显。老龙村党支部书记周泽武在致辞中表示,老龙村与鹿溪河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此次实践活动为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探索生态与发展的融合路径提供了契机,村委会将全力支持,期待通过活动让“绿水青山”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图为老龙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周泽武致辞。摄:王玉霞
实践队队长杨鹏程详细介绍了实践内容。据介绍,本次实践将在老龙村、鹿溪河村开展,核心内容包括开展鸟类与植物多样性调查、实施“农闲生态导赏员”计划,并整合成果编制《生态资源赋能乡村发展建议书》,探索“乡村导赏+生态赋能”等新业态。
图为实践队长杨鹏程讲解实践内容。摄:王玉霞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潘远智在致辞中强调,实践团队需牢记青年使命,勇担时代责任,以专业素养为基础,深入田间地头摸清生态本底。尊重乡土、虚心请教于民,推动科研成果与乡村实际需求结合,真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同时,嘱咐同学们时刻严守安全底线,注意防晒避暑工作。
图为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潘远智致辞。摄:王玉霞
全体实践队员起立宣誓:“严守安全纪律,敬畏每一片羽翼与绿叶。尊重村民智慧,共绘天府乡村生态新画卷!”誓言铿锵,展现了队员们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实践小组成员赵玉磊带领全体起立宣誓。摄:陈杰
此次出征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观羽识绿”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实践团队将以生态资源调查为起点,以乡村旅游创新为路径,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小组成员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摄: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