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企业家面对面丨给予改变着力量—— 加速资本(中国)执行董事李红毅

2025-08-01 16:00:30   来源:中华网

编者按: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企业家用实干书写不凡人生、时代答卷。企业家面对面融媒体系列报道栏目,走进企业,采访企业家,回应热点关切,讲述创业创新故事,分享兴企强企经验,展示企业家人物群像,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从 12 岁创立覆盖三万余名青少年的学生社团,到 16 岁成为新疆青年创业代表;从共青团中央梦创训练营双料冠军,到如今执掌国际资本机构在中国的业务版图,这位 1998 年出生的青年企业家,用 27 年的人生书写了一段关于热爱与突破的青春叙事。近日,我们访谈了加速资本(中国)执行董事、成都商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红毅,听他讲述那些在质疑与掌声中始终向前的故事。

少年意气:在兴趣的旷野上播种未来

“魔术教会我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对‘不可能’的重新定义。” 谈及 9 岁师从刘谦学习魔术的经历,李红毅的眼神里仍闪烁着孩童般的好奇。这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在父母 “尊重热爱、自由生长” 的教育理念下,生根发芽为多元的兴趣版图 —— 美术、新闻传播、计算机技术,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日后竟成为他事业版图的基石。

12 岁的夏天,当同龄人还在迷恋课间游戏时,李红毅已自学编程搭建起 “滔社网”,成为全国中小学原创文学的线上聚集地。“最初只是想给爱好写作的同学一个展示平台,没想到半年内就收到了来自 20 多个省份的投稿。” 他笑着说。更令人意外的是,在五家渠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张凤晴的指导下,这个线上平台延伸出实体社团 “滔社”,并逐步发展为涵盖公益、微电影、广播剧等多个分社的 “社团联合会”。鼎盛时期,三万余名社员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校园场景,免费场地里的文艺汇演、社区公益活动的身影,成为那个年代新疆青少年校园文化的独特记忆。

“现在回头看,那就是最早的‘平台思维’实践。” 李红毅坦言,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些尝试的意义,只是单纯想把喜欢的事做好。这种纯粹的热爱,推动着 15岁的他在 JAVA 编程领域深耕,考取国家软件工程师资格证;过往学会的技能和经验,这也让他拿起摄像机,自编自导的作品斩获新疆微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被《课堂内外》以 “未来 IT 界的小说家” 为题专题报道。“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但父母告诉我,能把兴趣做到极致就是正业。”

366ed2c0-14fc-4290-b79a-a77b89e5d1e9.jpg

创业突围:在戈壁滩上开出商业之花

2014 年的新疆,青少年创业还是个新鲜词。16 岁的李红毅带着一份稚嫩却详尽的商业计划书找到父母:“我想成立公司,把社团的经验变成商业模式。” 由于尚未成年,他在父母的协助下注册 “滔社青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为新疆最年轻的创业者之一。

“第一次参加创业大赛时,评委问我‘你知道公司注册需要哪些文件吗’,我当场拿出了全套资料。” 李红毅记得,为了弄懂工商流程,他跑遍了当地政务大厅,把每个窗口的职能都记在本子上。这种较真的劲头,让他在 2015 年北京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站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讲台上分享新疆青年的创业故事。

2016 年,18 岁的李红毅出任新疆文创集团执行董事,业务版图从校园延伸至文旅、传媒、赛事运营等领域。他主导策划的漫展、汉服节、彩虹包音乐节,成为新疆年轻人追捧的文化 IP;青格达湖景区、一万泉景区的创新运营方案,让更多人看到边疆旅游的潜力。“我们在景区里设置了魔术互动体验区,游客可以边欣赏风景边学小魔术,这是把我的爱好融入事业的尝试。”

2017年,19岁的李红毅在五家渠市广播电视台担任编导的一年,更让他深刻理解了 “内容为王” 的真谛。“每天跟着前辈们录口播、编新闻,知道了好故事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 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在共青团中央 “青少年梦创训练营” 中拿下平面设计、文案策划双组第一埋下伏笔。

2019年至2023年期间,在李红毅的带领下,新疆文创集团在武汉、海南设立分公司,承接政府直播带货助农项目;在新疆、湖北、陕西多所高校担任创业导师。

资本转身: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摆渡人

2024 年,新疆文创集团被国际知名投资机构 Accel 合伙企业收购,李红毅出任加速资本(中国)执行董事,完成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身份转变。“以前是自己划船,现在是帮更多人造船。” 他这样形容角色的切换。

2025 年又兼任省属国企成都商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李红毅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我见过太多有想法但缺资源的年轻人,就像当年的我。” 他主导的 “青年创客计划” 已投资 30 多个初创项目,涵盖乡村振兴、文化科技等领域。

“投资不是简单的给钱,而是陪跑。” 他分享了一个故事:去年接触的一个新疆非遗创业团队,产品很好但不懂市场,“我们帮他们重新设计包装,对接电商渠道,现在月销量翻了 10 倍。” 这种 “魔术般” 的蜕变,正是他从师刘谦时领悟的精髓 ——“奇迹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把细节做到极致后的水到渠成。”

理想坐标:在争议中锚定人生航向

从 “少年天才” 的赞誉到 “过于冒进” 的质疑,李红毅的成长路上从不缺评价。“我最感谢那些不认同的声音,它们让我学会在热闹中保持清醒。” 他坦言,创业初期曾因经验不足遭遇项目失败,“躲在办公室里哭了一整晚,但第二天还是要去跟团队道歉、复盘。”

如今的他,身上有多个标签: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首席调研官、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经济专家…… 但他最珍视的,是 “青年梦想摆渡人” 这个非官方头衔。“我的理想很简单,让更多人能用梦想支撑现实,给那些想改变的人一点力量。”

访谈结束时,李红毅即兴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一张写着 “初心” 的纸条,在他手中变成了一粒种子。“就像当年在五家渠种下的第一颗社团种子,现在已经长成了森林。” 他说,人生最精彩的魔术,不是凭空变出什么,而是让看似不可能的坚持,最终绽放出意想不到的风景。(刘洁 孙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