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渭水千载影相传・光影赋兴賡文脉” 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皮影博览园,开展了一场以 “光影赋兴文脉 青春助力非遗传承”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融合了观赏、演绎、研学、生产等多种形式,致力于保护、传承与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州皮影。实践团队在博览园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沉浸式体验了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了华州皮影的历史脉络、艺术特点、制作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的戏台后,非遗传承人操纵着色彩斑斓的皮影,伴随着悠扬的唱腔与清脆的锣鼓声,皮影剧目《惩恶扬善小哪吒》精彩上演;精细的制作间中,传承人展示“推皮走刀”雕刻技法,从选皮、制皮到描样、雕刻,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每道工序的匠心独运。
在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中,团队重点了解了华州皮影的传承现状。传承人坦言,随着时代发展,皮影艺术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受众群体减缩等困境:“现在年轻人愿意静下心学这门手艺的太少了,演出市场也多局限于景区表演,想让更多人了解皮影太难了。”随后,实践队深入周边村落走访村民,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得知,尽管当地百姓对皮影有深厚情感,但多数人认为其“离日常生活太远”“缺乏新鲜感”,年轻一代更是对这项传统艺术了解甚少。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发展瓶颈。
带着“让皮影活起来、传下去”的目标,团队成员结合装饰设计、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围绕“非遗活化”,就皮影文创产品开发、线上传播矩阵搭建、研学体验项目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思维,如设计 “皮影纹样盲盒”“非遗手作体验包”,策划 “舞动皮影” 系列短视频等,探索 “传统技艺 + 现代设计 + 数字传播” 的非遗育人新模式。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队员们近距离感受了皮影艺术的魅力,更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的紧迫性与青年责任。实践队成员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皮影文化的发展,用专业知识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让古老的光影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渭水千载影相传·光影赋兴賡文脉”三下乡暑期实践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