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解读2025年上半年江苏省金融统计数据,重点介绍江苏省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有关工作情况。新华社、国际在线、新华日报等18家媒体受邀现场参加。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林琳解读2025年上半年江苏省金融统计数据:
上半年,江苏省金融运行保持“总量有力、结构优化、利率下降”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
金融总量保持全国领先,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8%,高出同期全国增速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贷款2.09万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3万亿元,同比多增4344亿元,两项指标均高于广东、浙江,居全国第一。
信贷投放结构进一步优化,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一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5.3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领域信贷投放持续加力。6月末,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5%,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7个百分点。三是信贷投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8712亿元。
各项存款增速有所回升。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86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一季度末和上年同期分别提升4.5个、3.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2.39万亿元,同比多增1.24万亿元,新增量分别高于广东、浙江1.33万亿元、9952亿元。
企业贷款利率稳中有降。2025年6月当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46BP和54BP,处于历史低位。我分行开展的二季度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指数、银行贷款利率水平指数分别为39.9%、36.6%,均处于50%以下“下降”区间,持续处于较低水平。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副处长赵颖介绍了江苏省普惠金融工作情况:
一、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政策体系
2022年6月,我分行印发了《江苏省商业银行“四贷”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推动商业银行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2023年10月,我分行联合省财政厅、工商联等部门印发《关于优化金融服务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民营经济融资需求特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稳步扩大民营经济融资规模,持续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0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0%,季度环比回升1.2个百分点。
二、切实加大对民营经济领域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对县域重点民营企业的支持。为加大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做好精准对接服务,我分行组织建立了覆盖全省县域的重点企业白名单名录库,指导商业银行在苏一级分行及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等主要法人银行对库内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620家县域重点企业银行综合授信4970亿元,贷款余额2479亿元。二是开展“民营企业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依托江苏民营企业调查点,组织企业对银行机构金融服务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并综合考虑各银行机构被评价次数(覆盖面)情况,最终评选出60家“民营企业最满意银行”,其中省级机构10家,市级机构50家。通过外部评价激励金融机构强化民营经济融资供给、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持续推进建筑业转贷资金运转。我分行联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设立了江苏省建筑企业转贷资金,为流动资金贷款即将到期、有转贷需求且续贷已在贷款银行审批通过的优质建筑企业提供短期周转资金,切实缓解企业贷款到期周转资金压力。目前转贷资金首期资金池20亿元已到位,累计开展转贷业务23笔,金额11.03亿元。
三、深入推进普惠小微信贷增量扩面
2025年以来,全省银行机构深耕挖潜,持续加大与普惠主体的服务对接,有力推动普惠金融服务面持续扩展。同时,依托省市征信平台,归集共享普惠小微信息数据,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对各类融资主体信用“精准画像”,实现征信助融,引导银行机构持续扩大普惠小微贷款覆盖面。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达457.94万户,比年初新增24.36万户,用信362.26万户,比年初新增37.42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授信户数367.72万户,授信户数占所有经营主体比重为26.16%,较2024年末增加1.33个百分点。
四、有力有效促进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与省农业农村厅密切协作,立足江苏省情农情,紧扣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领域金融服务工作。一是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及时将省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清单向银行机构推介,实行“一对一”挂钩金融对接服务。截至6月末,已完成重大项目融资对接412笔,金额344亿元。二是围绕“粮食安全”,加大对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金融支持。推动银行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充分保障春耕备耕、“三夏”、秋收秋种等重要农时节点的信贷资金需求,确保产粮大县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全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三是推动金融机构加大“苏农贷”“富农易贷”投放力度,大力推广“整村授信”等主动授信、批量授信业务模式,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更好满足农业生产“短、小、频、急”资金需求。今年以来,全省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已走访“苏农贷”名单客户5.8万户,累计用信1.3万户、147亿元。
多方满足高质量充分就业等民生领域金融需求
深入落实创业担保政策,用好用足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推动各类群体创业就业。截至6月末,全省富民创业贷款余额43.12亿元。继续保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脱贫人口合理信贷需求。截至6月末,全省脱贫小额信贷余额56.8亿元,惠及13.7万户低收入群体,有力支持了脱贫人口增收致富。推动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投放,助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截至6月末,全省助学贷款余额39.8亿元,惠及学生30多万人。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支付结算处副处长周晨阳介绍江苏省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情况:
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在人民银行总行统一领导、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外籍来苏人员、老年人支付服务,有力提升支付普惠水平,并以支付服务为抓手助力江苏提振消费活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重点商户达3.9万户,各类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5652个,可受理数币重点商户1.8万户,1.3万个银行网点开通适老服务“绿色通道”,2025年上半年全省外卡刷卡和取现、跨境移动支付、外币兑换等交易金额总计达20.8亿元。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持续改善外卡受理环境。推动重点商户提质扩面、动态更新,全省重点商户达3.9万户,新增、改造外卡POS机3.2万台,推动新开业商业综合体和大型连锁商超等开通外卡受理服务,上半年带动外卡消费7.1亿元。
二是持续优化现金和账户服务。积极开展“零钱包”兑换服务,上半年全省兑换“零钱包”92.0万个。截至6月末,全省共有支持外卡取现的ATM机2.2万台,上半年发生外卡取现交易4.5亿元。持续提升外币兑换服务质量,全省支持外币现金兑换的银行网点、外币代兑机构和兑换特许机构、自助兑换机合计达5652个,上半年累计兑换2578.1万元。进一步优化银行账户服务,推动金融机构提供简易开户、多语种开户资料等贴心服务项目。
三是持续推广跨境移动支付。进一步向外籍来苏人员推广“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移动支付产品,不断完善“SU-PAY”这一江苏特色创新产品,上半年全省跨境移动支付交易9.0亿元。
四是持续推进支付适老化改造。打造真心、暖心、省心、贴心、安心“五心”支付适老体系,截至6月末,全省1.3万个银行网点开通适老服务“绿色通道”,3.8万台ATM机、2.5万台智能服务终端完成适老化改造,占比分别超85%、90%,上半年全省银行机构累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3.5万余次。
五是持续打造重点宣传阵地。擦亮“水韵江苏 支付懂你”江苏特色品牌,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打造南京禄口机场支付环境,上半年在禄口机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发放支付服务指南近1.5万份、为1500余名外籍游客提供支付咨询服务。指导银行机构在“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等重要国际赛事为参赛运动员及观众提供多种支付方式、开展现场宣传、拉动外卡消费。联合江苏边检总站组织全省金融系统青年工作人员成立志愿者宣传小队,在全省入境口岸向近1000名外籍友人进行支付便利化政策宣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