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绿野乡绥”实践团:以“红绿融合”模式赋能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2025-07-28 18:12:06   来源:中华网

通过技术赋能、红色铸魂、支部共建三大行动,践行“红色引领、绿色浸润、扎根黑土”的校地协同新模式,构建“党建共建、阵地共用、难题共解、文化共育、家园共享”的校地党建新格局,为龙江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技术赋能:党建引擎驱动绿色发展

实践团聚焦绥化市林草局在林业发展中的痛点,依托支部共建平台,为绥化市林草局下属11家林业单位近百余名林区职工展开技能培训。学院森林资源管理系师生党支部书记于颖教授向基层职工展示了GIS技术在处理林业数据加载、获取上的应用技巧,为林区高效处理海量林业空间数据提供科技“钥匙”,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与精细化管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突显了科技赋能林业精细化管理的巨大潜能。山水林火党支部书记杨光教授深入解读了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的最新标准与实践要求,明晰新形势下防火策略的前瞻性与建设标准,让一线防火人员“心中有谱、手中有术”,为提升绥化全域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综合防控能力,注入了一剂强效的“技术疫苗”。森林保护学科教师党支部宇佳老师细致入微解答红松球果种实害虫识别与防治技术,系统介绍了油松球果小卷娥、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职工们掌握精准识别与科学防治提供关键技术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为守护珍贵的红松资源、保障林木健康生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利器。

这场跨越理论与实践鸿沟的知识盛宴,不仅显著提升了林区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操技能,更在思想深处种下了“科技赋能林业”的种子,为林业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型升级按下了“加速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次培训点燃了林区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星火,其深远影响必将随着林区职工躬耕不辍的身影,在守护绿水青山的伟大实践中持续闪耀。

图 1 于颖教授讲解GIS技术处理林业数据

图 2 杨光教授讲解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

图 3 宇佳副教授讲解红松球果种实害虫识别与防治技术培训

党建共建:筑牢校地协同“红色堡垒”

培训结束后,“绿野乡绥”实践团与绥化市林草局展开深入交流座谈。绥化市林草局党组书记高红星、局长刘心蕊、工程师刘丽华、调研员郭宇松和团队全体师生参与本次座谈。会上,绥化市林草局党组书记高红星向团队介绍绥化市林草行业实际情况,系统介绍了智慧林业在推动当地林区生态保护的发展成效,同时也指出目前林区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更新慢等问题,期待与东林团队能够在党建引领的助力下,破解技术难题,促进绥化市林草行业高质量发展。森林资源管理系师生党支部书记于颖教授向单位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党建工作与生态实践融合方面的探索成果,特别是依托学科优势开展的党建主题活动,将专业元素融入党建工作。会上,双方还围绕组织联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技术共研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提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深化双方合作交流。

会后,森林资源管理系师生党支部、山水林火党支部、森林保护学科教师党支部、学生第二党支部分别与绥化市林草局党组签订支部共建协议,成功搭建起“党建+生态实践+专业”的特色模式。未来,双方将以党建共建为核心,常态化开展党建经验交流与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为校地长期合作筑牢党建根基。

图 4 绥化市林草局与森林资源管理系师生党支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

图 5 绥化市林草局与森林保护学科教师党支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



图 6 绥化市林草局与学生第二党支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

红色铸魂:抗联精神淬炼青春担当

依托支部共建平台,实践团赴绥化市绥棱县林业局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在罗圈甸子突围纪念馆,队员们在绥化市绥棱县林业局副局长李铸的带领下,深入了解马占山等抗联战士在东北林海与日本侵略者周旋的英雄事迹,透过泛黄的史料、珍贵的实物,感受革命先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在白马石会师圣地处,实践团师生列队肃立,面对鲜红的党旗,由林学院研究生党员关宏韬领誓,全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与历史烽火隔空对话,这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传承红色血脉、守护绿色家园的庄严承诺,一场沉浸式红色教育,实现了革命精神与生态使命的深度融合。(供稿:李凤、王安然)

图 7 团队在白马石遗址前重温入党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