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食品与健康工程学院携手“星愿树”项目组于郑州市惠济区孙庄村开展了一场聚焦食品营养与安全、饱含温度与专业的实践行动——“食品营养中国行”,在郑州市惠济区孙庄村等地有序推进。团队以守护“一老一小”膳食健康为初心,依托“食·趣”夏令营与“食·研”问卷调查两大核心板块,为城郊村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注入活力,筑牢基层食安防线。
食趣启智,点亮科学探索之旅
“食·趣”夏令营作为活动的“趣味引擎”,在孙庄村社区活动中心精彩启幕。三期活动共吸引许多儿童与老人参与,美食DIY与趣味实验双轨并行,编织出奇妙的食品科学体验网。美食DIY环节里,彩虹早餐打破传统早餐定式,用缤纷食材开启活力清晨;中式三明治融合经典与创意,展现食材搭配的无限可能;创意酸奶水果沙拉、药食同源创意饮品,让参与者在动手制作中,直观感受营养组合的魅力,解锁健康饮食新灵感。
志愿者为大家讲解早餐误区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做健康酸奶碗
趣味实验则化身“微观食安课堂”,酸奶里的微生物王国,带大家探寻发酵的奥秘;彩虹牛奶、神奇的淀粉非牛顿流体,以奇妙变化揭示食品成分的特性;油脂大变身、爱“变性”的蛋白质等实验,把抽象的营养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观察的趣味现象。老人与儿童携手探索,在惊叹与欢笑中,深化对食品营养成分的认知,点燃对食品科学的探索热情,让“吃得健康、吃得明白”的理念悄然扎根。
小朋友们在体验非牛顿流体 志愿者让小朋友们体验蛋白质变性的神奇
志愿者展示无处藏身的淀粉 小朋友们观察花青素变色实验
志愿者带领大家测定常见饮料的含糖量 志愿者提问常见食品误区并科普食安知识
食研深耕,精准洞察膳食痛点
与夏令营同步推进的“食·研”问卷调查,是活动的“洞察之眼”。团队聚焦城郊村“一老一小”群体,设计专业问卷并结合访谈,线上通过扫码便捷触达,线下覆盖夏令营参与者及周边居民,预计总覆盖超千人。调研深入挖掘居民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认知、食品选购习惯、隐患识别能力,以及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度等内容,精准定位城郊村“一老一小”在膳食安全方面的痛点,如食品选购误区、营养认知偏差等,为后续食安科普干预提供详实数据支撑,让科普从“盲目传播”转向“按需供给”。
志愿者讲解食品选购要点 志愿者向大家科普膳食宝塔
志愿者们调查村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并进行科普
全维保障,筑牢活动安全基石
活动全程以“安全”为底色。食品安全上,严格筛选食材供应商,规范操作流程,活动前细致排查儿童过敏史,从源头守护“舌尖安全”;实验操作安全方面,采用安全试剂耗材,配备防护装备,专业人员全程指导,让趣味实验“好玩更安全”。筹备阶段,团队从队伍组建、资料准备,到场地对接、宣传物料制作,事无巨细;活动中,场地布置兼顾互动性与安全性,交通、后勤保障有力,应急预案完备,为活动顺利开展筑牢“防护网”。
食安赋能,共筑友好生态未来
此次“食品营养中国行”,短期成效显著:参与者掌握基础营养知识,食品自制能力提升,老人与儿童在食品选购、保健食品辨识等环节的风险点,通过问卷与访谈清晰呈现。从长远看,调研数据将汇聚成《城郊村膳食安全痛点报告》,为政府、社区定制化食安科普提供依据,助力优化“一老一小”膳食守护方案。活动模式可复制推广至同类城郊社区,以“趣味科普+精准调研”组合拳,破解基层食安教育“供需错位”难题,推动年龄友好型食安生态构建。
当夏令营的欢笑声渐歇,当调查问卷的最后一份数据录入完成,“食品营养中国行”的意义仍在延续。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食品科学的趣味传播,更是基层食安治理的探索尝试。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让“食安种子”在更多社区发芽生长,以专业与温度,守护“一老一小”的膳食健康,为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安防线,注入持久的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