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乐福文化集团演出管理事业部总经理古建银。这位部队大院长大、15岁写诗的创业者,却选择了一条远离年少文艺的商业之路,在音乐行业的浪潮中沉浮前行。
他亲历了彩铃时代的辉煌、选秀风潮的兴起、巨头转型的消长,见证了商业世界的“残酷的温情”。2013年,古建银审时度势,与妻子李丽芬创立了乐福文化。开始了演出行业生涯。一干就是12载,已经举办了超过了2000场的中大型演出活动,合作明星包括了张学友、林峰、TWINS、陶喆、五月天、薛之谦、邓紫棋、宋仲基、乐华七子等等知名艺人。
艺人是成长的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在温和、谨慎、务实的古建银眼中,艺人和产品都像不断生长的树。“我们想做的不是一时的好东西,而是一世的好内容。”他预测中国大型演出规模将达十几亿级别,乐福近年演出规模年增三倍多。
古建银看重乐福文化的战略意义:通过发现优质艺人与内容,伴随艺人共同成长。“乐福希望建立从Live House到剧院、体育馆乃至体育场的阶梯式上升体系,扶持Live House发展,完善行业基础设施——而非靠炒票挣钱,这没意义。”
乐福去年主办千余场演出,既做经纪也做主办。例如,他们为独立音乐人齐一砸下6万元场地费举办生涯首演,卖出800多张票爆满。“我们致力于提供土壤,帮助艺人从0到1,从1到10。”
切入大演唱会:“绝不炒票”的底线与情怀
古建银果断切入竞争激烈的大型演唱会市场,首个拿下的大IP是张学友。张学友的极致认真令古建银震撼——亲自排查场馆死角要求锁票,以近56岁的年龄,仍坚持地狱式巡演日程(演出后凌晨转场,当天下午接着排练)。“他绝对能改变你人生观,为什么他在顶峰还能登顶?”古建银赞叹时难掩粉丝般的兴奋。
薛之谦演唱会的经历同样深刻。古建银看到薛之谦对歌手身份的执着(认为巡演收入不如综艺却更辛苦),以及在舞台上的真挚(大连演唱会过半观众流泪,薛之谦本人也泪洒现场)。更关键的是,薛之谦严令:“不允许卖高价票啊,要卖高价票我杀了你!”这正与古建银的理念相合。基于互联网经验,他坚信用户体验至上,乐福坚持绝对不倒票,得罪黄牛也在所不惜。他们只能确保官方渠道原价售出,却难以完全阻止二手市场高价票的出现。
“情怀是干出来的”与坚持的力量
古建银看到演唱会市场乱象下的“惊喜”与“机会”:超级巨星票房增长显著(如周杰伦、张学友等),新势力(如许嵩)首次个唱即提前一月售罄上海大舞台也超出预期。
乐福被称为“隐形独角兽”,古建银认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行业增长、话语权位置、团队管理,以及获取顶级IP的能力。“音乐圈子很小,做得好很快会知道。乐福在经纪、演出、版权、媒体能力上有优势。”
他笃信:“音乐行业最需要的不是风口和空谈情怀,而是专业行动和坚持。情怀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这才会让人觉得了不起。”“坚持下去很难,活下来也是胜利。顺其自然,把该做的做好。”在商业的无常里,古建银用务实浇灌着他的“一世好内容”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