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福州理工学院山哈筑匠实践队|解码畲族文化基因,助力乡村振兴新程​

2025-07-25 14:15:38   来源:太阳信息网

银饰流光映古韵,畲歌婉转绕山乡。7月24日,福州理工学院山哈筑匠实践队走进福建省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以“文化传承+产业赋能”为双主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文化调研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探寻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小沧乡党校副校长雷静蔚为实践队成员介绍畲族服饰的缘由等

在小沧村畲族民俗馆,乡党校副校长雷静蔚向队员们系统介绍了畲族传统文化。从“凤凰装”刺绣中蕴含的迁徙历史,到牛角号、织布机等老物件承载的生活智慧,一件件展品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队员郑培文对农耕工具展区的“畲族犁”兴趣浓厚,观察其结构后与队友探讨现代改良思路。“这种适应山地耕作的设计,体现了畲族先辈的生存智慧,值得深入研究。”郑培文说。互动体验环节,队员们尝试穿戴银饰、操作织布机,切身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织布看似简单却颇有难度,更让我敬佩非遗传承人的坚守。”队员韩笑深有感触地说。

队长石梓诺与队员们学习使用织布机织布

队员郑培文交流畲族老物件的制作工艺

体验结束后,实践队代表学校与小沧畲族乡政府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此次授牌为长效开展文化调研与志愿服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队员们围绕畲族歌谣传承、传统技艺保护等议题,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雷静蔚还现场教学畲族语言,让队员们对畲族文化有了更深了解。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队员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对畲族传统民居做安全评估与修缮,在保留风貌的同时用现代技术提升居住适配性;利用自己的专业也可参与文化家园建设成本测算及手工艺品场地改造预算编制,助力降本;他们还建议结合地形设计畲族元素步行栈道与观景平台,既方便观景又展示建筑文化。

全体队员与小沧乡政府座谈交流

座谈结束后,队员们与乡政府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山仔水库开展“护河爱河”志愿服务活动。大家分工协作,清理岸边垃圾杂物,以实际行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能为畲乡的绿水青山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队员杨辉说。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品尝了畲族特色美食乌米饭,在饮食文化体验中进一步加深对畲族习俗的认知。餐馆老板介绍,乌米饭由乌稔叶染色制作而成,蕴含着畲族的节气智慧与民俗传统。一碗乌米饭里的草木香,让大家对“文化藏在生活里”有了真切体会——从生态守护到饮食传承,畲族文化的生命力正藏在这些日常里。

队员与指导老师一起参与“护河爱河”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志愿服务等方式,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我们不仅要做文化的记录者,更要做产业的赋能者。”实践队队长石梓诺表示,下一步将系统整理调研数据,结合所学专业形成实践报告,为畲族文化传承与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持续为小沧畲族乡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与小沧乡党校副校长雷静蔚在民俗馆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