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亚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APCIICH) 国际总监、亚太国际非遗出版社总编Brian应邀访问澳大利亚道教协会,并与该会会长阎美希道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战略会晤。此次访问围绕“澳大利亚国际道教文化节官方出版物合作”,“道教文化非遗国际认证申报机制”以及“澳大利亚道教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等核心议题,双方达成了高度共识,并展开实质性合作,携手推动道教非遗文化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南半球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文明对话的桥梁:亚太非遗与澳洲道教的深度会晤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不仅承载着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仪式礼俗、养生技艺与宇宙观念,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此次会晤,是亚太国际非遗委员会与澳大利亚道教协会之间官方层级的深度接触,亦标志着澳大利亚道教非遗文化在国际非遗舞台上的进一步拓展。
在会议上,阎美希会长代表澳大利亚道教协会,对Brian总编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随着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加速融合,华人信仰体系在澳洲本土社会的价值愈发受到关注,而道教,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体系,其独特的哲学精神和生态思想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澳大利亚道教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本土化传播,积极与主流社会展开文化对话,希望借助亚太非遗国际平台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Brian总编则介绍了APCIICH在全球非遗体系中的战略定位。他指出,APCIICH作为亚太地区极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始终以“保护、传承、创新、推广”为核心使命,构建起涵盖饮食、武术、艺术、信仰、节庆等领域的综合性非遗认证体系。特别是在信仰与宗教类非遗项目中,道教非遗文化作为重要载体,其精神内涵与文化形式具有极强的国际传播潜力与认同感。
深度合作共识:搭建南半球道教非遗文化国际平台
在坦诚而深入的交流基础上,双方围绕以下三项重点内容达成合作共识:
一、策划出版《澳大利亚国际道教文化节官方纪实图录》
为记录和展示澳大利亚道教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多元面貌,双方决定以“澳大利亚国际道教文化节”为契机,由亚太国际非遗出版社主编,澳大利亚道教协会提供内容策划、文献资源与图片资料,共同出版《澳大利亚国际道教文化节官方纪实图录》。该出版物将被纳入APCIICH国际非遗图书系列,提交联合国机构、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及全球主要非遗研究机构收藏,以推动澳大利亚道教非遗文化在国际学术与公共领域的传播力。
二、协助推动澳大利亚道教非遗文化申报“亚太非遗国际认证”
基于APCIICH国际非遗评审制度的权威性与国际公信力,澳大利亚道教协会将在APCIICH的专业协助下,正式启动道教非遗文化系列项目的“亚太非遗国际认证”申报工作。该认证将有助于道教非遗文化在南半球华人社区、澳洲本土社团及政府文化系统中获取更广泛的认知与政策支持。
三、设立“亚太非遗道教非遗文化国际地标-道教南半球传承基地”
通过设立“亚太非遗道教非遗文化国际地标-道教南半球传承基地”, 作为集学术研究、教育培训、文化展演与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该国际文化地标将整合澳大利亚道教协会的本地资源与APCIICH的国际网络,定期举办“亚太非遗道教文化论坛”“道教经典研读工作坊”“传统节庆演礼”等系列活动,提升澳大利亚道教文化的本土扎根与全球影响力。
文化自信与国际传播并重:亚太非遗精神在南半球生根发芽
此次战略会晤不仅是一次文化机构间的合作谈判,更是一次关于“文化认同”,“信仰自由”和“文明对话”的深度思考与共同承诺。在多元文化高度交融的澳大利亚,道教非遗文化不仅是华人社区精神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澳洲社会对东方文化兴趣的窗口。
Brian总编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遗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我们看到的是道教文化在南半球这片土地上的扎根与萌芽。未来,APCIICH将投入更多国际资源与专业力量,与澳大利亚道教协会一道,为道教非遗文化在南半球的非遗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
阎美希会长则表示:“我们非常荣幸与亚太国际非遗委员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不仅有助于道教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是一种对传统信仰系统的国际性正名。未来的合作,我们充满期待。”
展望未来:非遗力量,连接世界
随着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不断发展与完善,道教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脉络之一,其价值早已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精神与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亚太国际非遗委员会与澳大利亚道教协会的携手合作,不仅是一次组织层面的互补协作,更是一次文化使命与价值担当的体现。
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战略合作,在文化出版、非遗认证、项目共建、国际展演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推动亚太非遗道教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的持续绽放,为文化多样性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