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探寻红色足迹,传承抗战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学子赴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实践纪实

2025-07-22 17:44:37   来源:中华网

为深入了解地方抗战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学院“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实践队于2025年7月3日前往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交流感悟,我们对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观前,我们借助查阅地方史志、网络资料等途径,对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有了初步认知。该陈列馆坐落于刘家庄村东头,依托当地抗战时期的旧址改建而成,系统展示了刘家庄及周边地区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我们收集了陈列馆的基本布局、展品类型以及重要历史事件背景等信息,同时梳理了参观过程中可能需要深入了解的问题,如刘家庄抗战的起止时间、关键战役、英雄人物事迹等,为参观时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做好了准备。

确定参观时间后,我们与陈列馆的刘老师取得联系,说明参观意图,得到了对方的热情回应。刘老师详细告知了陈列馆的开放时间、参观须知及讲解服务安排,为我们的顺利参观提供了便利。

抵达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我们首先被这里庄重肃穆的氛围所感染。陈列馆外观采用古朴厚重的建筑风格,大门上方悬挂着“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的匾额,苍劲有力的字体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门前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抗战英雄群雕,雕像中军民携手、手持武器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在重现当年浴血奋战的场景。进入馆内,光线略显昏暗,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刘老师面带微笑地迎接了我们,简单寒暄后,便开始为我们详细介绍陈列馆的整体情况。

陈列馆通过实物展品、图片资料、文字说明、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了刘家庄的抗战历史。刘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刘家庄抗战的历史背景。1938年,日军侵入当地,烧杀抢掠,刘家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面对侵略者的暴行,刘家庄村民在党的领导下,组建抗日自卫队,与八路军武工队密切配合,开展游击战争。展厅内陈列的步枪、手榴弹、地雷等武器实物,虽已锈迹斑斑,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激烈。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了日军的侵略罪行和村民们奋起反抗的场景,画面中房屋燃烧、百姓逃难的景象,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我们还了解到多位刘家庄抗战英雄的事迹。其中,抗日英雄李瑞兰的故事令人动容。1944年,李瑞兰担任刘家庄村妇救会长,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她带领全村妇女与敌人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1945年3月17日,日伪军1700余人对刘家庄村发动疯狂袭击。面对凶敌,全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用土枪和土炮与敌血战达8个小时,以牺牲106人的代价,击毙日寇38人、伪军102人,创造了山东抗战史上的奇迹。李瑞兰身上“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让人敬佩,全村妇女的团结与英勇更是女性力量觉醒的生动体现。

参观结束后,当被问及如何让年轻一代更好传承抗战精神时,刘老师认为:只有让年轻人真正了解历史,才能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英雄的崇敬,进而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动力。

通过此次参观,我们对刘家庄抗战历史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从日军的侵略暴行到军民的奋起反抗,从个体英雄的牺牲到集体力量的凝聚,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我们深刻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结果,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参观过程中,英雄们的事迹让我们深受震撼。李铁柱的舍生取义、张兰英的勇敢机智、村民们的无私奉献,无不体现着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团结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财富,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英雄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责任。

此次参观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的实践活动,让我们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了精神力量。通过实地学习,我们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更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将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次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我们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实践队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