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穿越历史的回响,照亮多元文化的未来

2025-07-22 11:21:41   来源:太阳信息网

穿越历史的回响,照亮多元文化的未来

——梅光达澳洲入藉154周年研讨会在悉尼举行

亚太国际非遗出版社悉尼报道:2025年7月11日,悉尼阳光明媚,一场首位华人澳洲公民梅光达(Quong Tart)入籍澳大利亚154周年纪念研讨会在艾士菲隆重举行。在乔治河联合会与东北同乡总会共同主办下,来自悉尼各界的五十余位嘉宾齐聚一起,共同追思这位十九世纪尊敬的杰出华人,缅怀他在推动多元共融、慈善公益和华人权益方面的卓越贡献。

上午十时三十分,活动在艾士菲的梅光达雕塑前拉开帷幕。《悉尼论》作者、“悉尼通”于大海先生回顾了铜像的设立经过与文化意义。该半身铜像矗立于艾士菲主街上,由澳洲著名艺术家沈嘉蔚创意、华人社区各界合力建造,以纪念梅光达对澳洲华社的非凡影响。接着,全体来宾一同徒步穿越艾士菲商业街,沿着历史足迹步入梅光达故居。行进途中,著名美食家叶峰先生即兴讲述了艾士菲的美食地景演变。艾士菲被誉为悉尼的“小上海”,不仅拥有众多地道的海派美食,也承载了来自上海移民创业的辛勤与荣耀。梅光达故居门前,一场简洁而庄重的纪念仪式随即举行。随后,活动转入艾士菲公园进行研讨会环节。由资深儿童教育家钟钟女士担任主持。

首先发言的是乔治河独立议员王斌先生。他说:“梅光达先生在十九世纪的澳洲,成功穿梭于白人上层社会与华人社区之间,不仅经营茶室,倡导慈善,还在女权、劳工权益等领域发声,堪称跨文化的先行者。”

著名悉尼殖民史专家于大海先生对梅光达的一生做了深入而详尽的介绍。他梳理了这位广东籍华人1859年抵达澳洲,从9岁开始在澳洲44年的传奇人生。地位显赫的白人寄养家庭对小光达的英国式教育,光达在澳洲乡村苏格兰社区的成长,在悉尼开办多家高级茶馆,对弱势群体的慈善行动,为华人争取权利,到梅光达被人袭击后康复不佳而去世,描绘了他对华人同胞的深切关怀和帮华人争取利益的不懈努力。

历史研究者张帆先生从十九世纪澳洲主流英国文化背景入手,剖析了梅光达现象的文化根源,讲述梅光达受尊重的文化脉络。

独立学者陆昆教授则从当代视角解析梅光达的现实意义。他指出,当代海外华人尽管难以复制梅光达,但仍然可以从他高度融入西方主流社会这个事实中得到启示。

最后,钟钟女士深情朗读了文学家武止戈先生为梅光达撰写的诗篇。诗句如潮如歌,唤起了全场来宾对这位跨世纪先贤深深的敬意。资深媒体人太阳雨深度参与、全程指挥并拍摄了所有活动。澳华在线、澳洲东北同乡会TV进行了现场直播,放牧音乐、浪花老玖、牛飞尼采等一大批自媒体人员录制了珍贵的影像。

梅光达入藉154周年纪念,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更是一场深层的文化自省与社会对话。在这个多元交融的时代,华人先贤的足迹,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新一代澳大利亚华人,挺起胸膛,走向阳光下的主流舞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