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捻,藏地芬芳凝于方寸。2025年7月5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博学院“匠心织就山河络,遗韵和鸣四海亲”实践团队前往尧化门社区开展藏族尼木藏香手串制作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手作体验,让社区居民近距离感受藏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匠心传承。
尼木藏香手串,承袭千年藏香精魂,采雪域纯净草木与珍稀藏药,浸润于古法糅合、手工锤炼的时光里。颗颗香珠历经揉捻成型的沉淀,终化作温润圆融的形态,在腕间低语高原的静谧与虔诚。它不只是饰物,更是可佩戴的藏香文化,香息随身,如携一座微缩的佛堂。如今,随着非遗产业的振兴,尼木手串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并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让更多人感受到雪域高原的文化魅力。
活动开始,主持人为老人们详细讲解尼木藏香的药用价值与文化内涵,并现场演示串珠技法。在志愿者们的协助下,老人们将当归、藏红花等天然香珠精心搭配,指尖穿梭于彩线间,专注地完成打结、穿珠、调整松紧等步骤。活动现场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欢声笑语中更添几分传统文化的韵味。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人们完成了尼木藏香手串的制作。拍照留念时,他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眼里充满着自豪。通过这次活动,老人们不仅在实践中领略到尼木藏香手串制作的奇妙,更感受到非遗技艺背后的民族情怀。
至此,活动在药香与欢笑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藏香为媒、手作为桥,将千年非遗技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社区体验。老人们在穿珠引线间体悟藏药智慧,于香气萦绕中感受文化温度,既收获了非遗知识的浸润,更获得代际陪伴的情感滋养。青年志愿者则通过亲身参与,成为非遗传承的践行者,让古老智慧在当代生活中焕发生机。
文字 | 张慧婷 颜睿
图片 | 张慧婷 颜睿
审核 | 汪芷筠 刘馨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