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青岛红色文化探寻实践报告

2025-07-21 13:34:10   来源:今日热点网

一、实践背景和目的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深知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这座充满魅力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秀丽的山海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更承载着一段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记忆。自近代以来,青岛在我国革命进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著名的五四运动更是因青岛主权问题而爆发,无数革命先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众多珍贵的红色遗迹与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当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部分青年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知逐渐变得模糊,红色精神的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意识到,深入挖掘和传承青岛红色文化,对于增强当代青年的历史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我们团队以“探寻青岛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开启了此次实践之旅。我们的目的十分明确,一是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收集与深度调研等方式,全面深入地挖掘青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二是增强我们自身以及更多大学生对本土红色历史的了解与认同感,培养大家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三是借助实践成果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人关注青岛红色文化,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

(一)前期筹备与资料收集

在实践活动正式开展之前,我们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紧锣密鼓地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在线上,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一头扎进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学术数据库,仔细查阅有关青岛红色历史的文献、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各类相关新闻报道。在搜索过程中,一篇篇关于青岛革命历程的研究论文、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报道,都让我们对青岛的红色历史有了初步的轮廓认知。同时,我们还频繁浏览青岛市政府官网、青岛党史网等官方网站,从中获取权威的历史资料和信息。

在线下,我们多次前往青岛市图书馆、档案馆。在那里,我们小心翼翼地翻阅泛黄的历史档案、厚重的地方志以及珍贵的老照片。记得有一次,在档案馆里,我们发现了一张拍摄于民国时期的青岛工人罢工游行照片,照片中工人们坚定的眼神和高举的标语,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激昂的岁月。通过这些资料的梳理,我们逐渐清晰地勾勒出青岛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明确了此次实践的重点与方向。

此外,我们还围坐在一起,反复讨论并制定了详细周全的实践计划。从规划合理的走访路线,到提前联系各个红色场馆的负责人,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认真对待。我们提前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青岛党史纪念馆、一战遗址博物馆等场馆沟通,确定参观时间和相关事宜,为后续的实地调研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实地走访与调研

1.重点参观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位于市南区京山路26号,是国内唯一全面展现一战对中国命运影响的博物馆。当我们站在博物馆前,立刻被其独特的建筑造型所吸引,它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鸽子,寓意着“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这让我们对即将开始的参观充满期待。

进入博物馆后,映入眼帘的“还我青岛誓死力争”八个大字,瞬间将我们拉回到那段波澜壮阔又饱含屈辱抗争的历史岁月。在“德占青岛”展厅,我们了解到 1891 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但在 1897 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悍然侵占青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胶澳租借条约》,青岛沦为殖民地。博物馆别出心裁地将《胶澳租借条约》全文刻在胶州湾事件展区的地面上,我们每走一步,都仿佛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心中涌起对国家曾经遭受屈辱的痛心与不甘。抬头望去,展厅顶部装饰的立方体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当时清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名字和时间,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国家贫弱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来到“日德战争”展区,大量珍贵的文物、详实的档案资料,再加上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先进技术,生动地再现了日德为争夺青岛而爆发战争的惨烈场景。逼真的战斗场景复原,配合着模拟的枪炮声,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耳边似乎响起了战士们的呐喊声和枪炮的轰鸣声,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在“苦难归程”部分,我们了解到青岛主权回归的艰难历程,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让青岛重回祖国怀抱,前赴后继,不懈抗争。馆内收藏的一幅油画,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蓝村游击战等反击帝国主义的战役场景,画中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形象,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上将莱茵哈特・舍尔穿过的整套军服。尽管历经百年岁月的洗礼,但其金色纽扣依旧锃亮如新,军服的做工之精细、工艺之精良,令我们赞叹不已。此外,馆内还陈列着众多当时的纪念章、棋盘、小孩玩具、烟卡,以及一套曾停靠青岛的德国军舰原始照片。听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珍贵藏品都是他们亲赴德国、日本等地,耗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收集而来。其中,军服等物品属于违禁品,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顺利运回青岛向公众展示。英国政府为纪念一战中国劳工付出赠送的碑,也被精心珍藏于馆内,其复制品陈列在展厅,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特殊的历史,让我们对一战时期中国劳工的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访谈老党员与红色文化研究者

为了获取更鲜活、更真实的红色历史资料,我们积极联系并采访了多位老党员和红色文化研究者。在与老党员的交流中,他们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和奋斗历程。一位老党员回忆起战争年代,青岛人民团结一心,冒着生命危险为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掩护革命同志的情景,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言语间充满了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怀念和自豪。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深刻了解到在战争年代,青岛人民是如何不畏艰险、顽强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不懈努力的。

而红色文化研究者则从专业的学术角度,为我们详细解读青岛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以及在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方法。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对青岛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们后续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3.开展社区红色文化宣传

为了扩大青岛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本土红色文化,我们走进社区,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我们精心策划,通过举办红色文化展览、播放红色影片、组织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青岛红色历史知识。

在红色文化展览现场,我们将收集到的老照片、历史资料制作成展板,详细介绍了青岛从近代以来的红色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居民们纷纷驻足观看,不时提出问题,我们耐心地为他们一一解答。在播放红色影片时,社区的老老少少都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看到感人之处,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花。在红色故事分享会上,我们讲述了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的青岛红色故事,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明显感受到居民们对本土红色文化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积极与我们互动交流,让我们觉得所有的努力都非常值得。

(三)资料整理与成果总结

实地调研结束后,我们团队成员迅速投入到资料整理与成果总结工作中。面对收集到的大量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我们首先进行分类归档,将其整理得井井有条。在撰写调研报告时,我们反复讨论、仔细斟酌每一个观点和数据,力求全面、准确地呈现此次实践活动的成果和发现。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制作实践成果展示PPT和宣传视频。在制作PPT的过程中,我们精心挑选图片和文字,注重排版的美观和内容的逻辑性;在制作宣传视频时,我们对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配音、添加字幕,力求让视频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最后,我们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校园公众号等渠道,对实践成果进行广泛宣传。我们发布了图文并茂的推文,分享实践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和心得体会,还上传了制作好的宣传视频,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青岛红色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三、实践收获与反思

(一)实践收获

1.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青岛红色文化有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到鲜活的英雄人物,从革命精神的内涵到其时代价值,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是青岛城市记忆中不可磨灭的重要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参观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时,那些珍贵的文物、逼真的场景复原,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历史,对青岛在一战时期的遭遇和抗争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这种认知的深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自身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更在我们心中激发起对红色文化强烈的热爱与传承使命感,我们决心要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2.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研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升。在与各个红色场馆负责人沟通协调参观事宜时,我们学会了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在组织社区宣传活动时,从活动策划、人员安排到现场组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进行周密的组织协调;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调研分析能力,学会了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而团队协作更是贯穿始终,我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这些实践经验让我们更加自信,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探寻青岛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无论是老党员讲述的亲身经历,还是在博物馆中看到的历史资料,都让我们深受触动。我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将红色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二)实践反思

1.时间与资源的限制

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我们明显感觉到时间的紧迫和资源的有限。由于实践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对走访的地点和调研的内容进行取舍,部分红色文化资源未能深入挖掘,一些偏远地区的红色遗址也只能遗憾地错过。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受限于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我们在获取一些珍贵历史资料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有些历史档案因为年代久远,保存状况不佳,无法查阅;有些一手资料掌握在私人手中,难以获取。在未来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提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合理规划时间,积极主动地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以便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开展调研。

2.宣传效果有待提升

尽管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对实践成果进行了宣传,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仍相对有限。我们发现,在宣传过程中,我们的宣传方式还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制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宣传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制作短视频、H5页面等形式新颖的宣传作品,结合当下流行的元素,提高青岛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传播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青岛红色文化。

3.实践形式的创新性不足

此次实践活动,我们主要采用了传统的参观、访谈、宣传等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在当今时代,人们的兴趣和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实践形式很难充分吸引大家的参与热情。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特点和青年需求,大胆尝试开展更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可以组织红色文化创意设计比赛,鼓励大家用创意的方式展现青岛红色文化;开展红色主题短视频创作活动,利用短视频的传播优势,让红色文化更广泛地传播。通过创新实践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红色文化传承中来。(署名:郝甜 庞雅琪 王佳怡 于英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