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千年“通语”焕新彩,万卷“正音”授真知——华中农大点亮星空本禹志愿服务队竹星蜓分队暑期学堂教授孩子们普通话的基本理论知识

2025-07-20 13:12:14   来源:财讯网

为助力青少年提升语言素养,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华中农大点亮星空本禹志愿服务队竹星蜓分队在沙墩村的暑期夏令营开展了普通话推广系列理论学习课程。课程由于沅禾、王自彪、何梓靖、周玉娴四位老师主讲,从历史演变到实际应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系统的普通话知识盛宴。

课程伊始,于沅禾老师揭开了普通话的“前世今生”。她梳理了普通话绵延千年的演变史——从古代官话的雏形,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融合,再到现代普通话的规范确立,于老师结合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语言实例,让孩子们明白普通话并非“天生普通”,而是历经千百年历史沉淀形成的重要文化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语言智慧与文化记忆,更让他们对这门承载着文化传承使命的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志愿者于沅禾为孩子们梳理普通话发展史

与于沅禾老师的文化溯源相呼应,王自彪老师的拼音入门与正音课则聚焦“说好普通话”的基础技能,为孩子们搭建起规范发音的坚实阶梯。通过声母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等系统知识,结合“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的口诀,帮助孩子们掌握声调规律。针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难点,他设计了趣味短句挑战,让孩子们在抢答与接龙中主动纠正发音误区,课堂里不时响起阵阵欢笑声。

志愿者王自彪带孩子们夯实拼音知识

何梓靖老师的常用字词辨析课直击实际应用中的“易错点”。她列举了21个易读错字词,不仅清晰指出错误发音的常见误区,更详细说明标准读音的发音要领,孩子们齐声朗读,对每个字词的正确读法都有了明确认知。此外,课上还着重辨析了“的、地、得”的用法。何老师结合丰富的语境实例,通过造句练习、句子修改等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这三个字的区别。

志愿者何梓靖带孩子们进行字词辨析

周玉娴老师则从句子层面展开教学,将语言学习的重心从字词延伸至更具表达力的句子构造。她以日常交流中常见的句式为切入点,细致讲解不同句型的结构特点与表达功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她结合具体语境设计了句式转换练习,引导大家在实践中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同时,针对句子成分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常见问题,周老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清句子主干与修饰成分的关系,学会构建通顺、严谨的句子。

志愿者周玉娴引导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

据悉,本次“推普”系列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主办,其核心宗旨在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为促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而华中农大点亮星空本禹志愿服务队竹星蜓分队带来的系列课程,正是这一宗旨的生动实践——从追溯普通话的文化根脉,到夯实拼音与字词基础,再到提升句子层面的表达能力,每一堂课都在助力参与者提升语言应用水平,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注入源源不断的语言力量。

文字:于沅禾

摄影:梅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