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勇担时代使命,服务乡村振兴,西安美术学院“西美传普,秦巴焕声”推普志愿服务队于7月7日启程,奔赴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中合村与汉中市镇巴县鹿子坝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2名青年学子满怀热忱,深入秦巴山区腹地,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发展。
精准聚焦乡村需求,创新“美育+”融合模式
团队精准锚定乡村振兴主战场,充分发挥西安美术学院专业优势与学子学科素养,创新打造“美育+”融合实践体系,有机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致力于推动语言文化交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搭建坚实的社会实践育人平台。
深入基层把脉问诊,共绘产业发展蓝图
抵达服务地后,团队第一时间与服务地基层干部进行深入座谈。队员们认真倾听村干部对当地发展现状、特色资源禀赋及产业瓶颈的介绍,聚焦如何挖掘、活化当地特色手工产业与农产品资源,展开热烈而务实的探讨。
同时,团队深入社区一线,扎实开展推普调研。队员们走进社区角落与居民家中,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访谈、随机交流等形式,广泛收集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居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程度、使用习惯、学习需求以及对推普工作的意见建议。这些宝贵的“第一手声音”为团队精准设计推普课程、策划宣传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确保推普工作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
感悟地方深厚文脉,汲取文化振兴养分
考察期间,团队全体成员专程前往聂熹廉政文化园、镇巴县博物馆参观学习,沉浸式感受当地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地方文脉与廉政文化传统。这些实地考察与文化浸润,不仅丰富了队员们的文化认知,加深了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也为后续精准开展美育和推普工作注入了丰沛的精神滋养与文化底蕴,使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更具生命力。
扎根乡土播撒美育,推普之声浸润童心
在中合村和鹿子坝社区,队员们将精心准备的美育课程与推普活动带到村民和孩子们身边。课堂上,队员们巧妙运用国画、书法、刮画、手工拼贴等艺术形式,寓教于乐,让普通话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课堂外,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点燃了乡村孩子的创造力与梦想。队员们用艺术的语言推广普通话,用美育的力量温暖人心,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美的种子在秦巴山区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古道新程,青春作答
从基层调研的恳谈对接、文化场馆的深度浸润,到田间地头的产业把脉、课堂内外的美育推普,再到助力农产品提档升级的设计实践, “西美传普,秦巴焕声”推普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正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视角和务实的行动,深度融入秦巴山乡。他们致力于将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实际成效,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美育点亮乡村梦想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下西美学子的青春华章,为秦巴山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秦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