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福建农林大学“织‘云’共富网”三下乡实践队携红纸剪刀走进长汀县丁屋岭每纪民宿,与孩子们共赴一场剪纸之约。剪刀咔嚓作响,红纸渐渐变出模样,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雀跃不已,非遗传承的青春火苗在乡野悄悄绽放。
自主探艺:红纸裁出长汀韵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实践队队员们以自主学习为起点,在长汀的乡野间正式开启了对剪纸技艺的探索之旅。为深入了解长汀剪纸的精髓,队员们沉下心来,通过查阅大量地方志、非遗文献等资料,系统学习剪纸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与实践,队员们的剪纸技艺逐渐娴熟。在他们的巧手下,红纸上或是绽放出栩栩如生的花朵,花瓣的脉络清晰可见;或是勾勒出富有韵律的几何纹样,线条流畅而规整。每一道精心裁剪的纹路、每一处恰到好处的镂空,都凝聚着队员们的匠心与巧思。那些造型独特的剪纸作品,如展翅欲飞的灵动蝴蝶、寓意团圆的别致团花等,不仅展现了长汀剪纸独特的艺术韵味,更让这门古老技艺在青春的探索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非遗传承道路上的鲜明印记。
图为队员们剪纸作品展示
童趣传艺:小手共剪欢乐章
队员们带着亲手创作的剪纸作品,与当地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一场充满童趣的剪纸教学温馨开启。孩子们眼中满是好奇与兴奋,紧紧跟着队员们的示范步骤,从基础的纸张对折学起,再学着用铅笔在纸上勾勒简单轮廓,一步一步地尝试裁剪。小手握着剪刀虽有些生涩,却格外专注,当红纸在手中变成一个个灵动的图案时,欢快的笑声便此起彼伏。孩子们专注的神情、与队员们互动的笑脸,定格下传承的温暖瞬间,也让长汀剪纸在童真的实践中愈发鲜活。
图为队员们手把手教孩子剪纸
创艺承韵:卡片载剪传乡魂
这场剪纸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们还融入了对长汀剪纸创新传承的巧思。他们充分发挥前期自主研习所积累的创意,将丁屋岭秀美的山水风光、独具特色的客家古建等乡土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卡片设计中。当孩子们完成剪纸作品后,队员们便指导他们将剪纸粘贴在卡片背后。
这些精心制作的卡片,巧妙地将剪纸技艺、浓郁的乡土风情与人文温度融合在一起。它们既保留了非遗剪纸的本真韵味,又结合了现代生活场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传统剪纸与乡土符号的完美结合,让长汀剪纸从传统的“案头窗花”转变为“可携带的乡韵书签”。当孩子们兴奋地举着卡片向他人展示时,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老手艺”,而是成为了融入他们日常生活的鲜活记忆。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长汀剪纸的传承呈现出了全新的形态。
图为剪纸书签创新形式
从队员们自主探索长汀剪纸技艺,到与孩子们携手开展童趣化的剪纸活动,再到融入乡土元素打造创意书签,福建农林大学“织‘云’共富网”三下乡实践队用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探索新的路径。红纸上的每一道褶皱都承载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孩子们笑脸上的每一份喜悦都传递着对非遗的热情,而小小的卡片则将这些美好都转化为可留存的记忆。
这场乡野剪纸之行,通过亲手裁剪的实践体验与创意转化的巧妙设计,让长汀剪纸这门古老技艺变成了可触摸、能传播的文化载体。,福建农林大学“织‘云’共富网”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们用青春的力量,在乡野间续写着非遗传承的生动故事,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供稿人:“织‘云’共富网”实践队)